秋季进补谨记宜清补不宜滋补腻补
秋季进补谨记:宜清补不宜滋补腻补
虽然说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在秋季我们应当进补,但专家说此时进补我们需要多为注意,需要谨记几点,那就是:宜清补不宜滋补腻补。
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刚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还是较高,空气的湿度也还很大,人们不但感觉不到秋凉和秋燥,反而到处都是闷热潮湿的感觉。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的胃肠不能一下子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
所谓“清补”主要是指补而不腻,具体而言就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一方面可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此时不妨适当多喝点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红枣莲子粥、山药粥等食物。对于一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此时一定要与滋腻的养阴之品如鹿角胶、阿胶等“划清界限”,否则,非常容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脾胃虚弱者若适当多喝点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薏米粥、扁豆粥则对身体大有裨益。
初秋之后虽然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但也经常有“秋老虎”光临。中秋时节若出现高温、天晴少雨、持续干旱、空气干燥时,“温燥”便不请自来,它常损伤人体的津液,引起皮肤干燥、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大便干结、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等症状。晚秋时节,凉燥伤肺使人咳嗽痰稀、咽干唇燥、鼻塞不通。但无论温燥还是凉燥,总以皮肤干燥、津液缺乏为特征。为了预防秋燥,中、晚秋应食用一些性质平和且具有滋阴润燥、养肺生津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如用白木耳或黑木耳炖冰糖服用;用玉竹、沙参与鸭一起煲汤服用;黑芝麻炒熟、研末,用蜂蜜调服。为了预防秋燥,可适当多吃一些水果,其中以梨、甘蔗为首选,其次,像荸荠、香蕉、枇杷等也是良好的润燥之物。但凡脾虚湿重而泄泻者,肺寒咳嗽而痰粘者,则不宜多吃上述水果。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秋季进补应以清补、平补为主。除了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
此外,秋季进补还应因人而异,因此,对于身体虚弱、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进补,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 2025-11-05泰国旅游开第41届泰国旅游节曼谷开幕
- 2025-11-05旅游开发公司贵州三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
- 2025-11-05雪士达山旅游地心文明利莫里亚的过去
- 2025-11-05十堰乡村旅游和亲友一起赴春日之约十堰近郊
- 2025-11-05余姚旅游大巴6月1日起萧山国际机场开通至
- 2025-11-05雅安旅游专线我市首条铁路货运专线开通
- 2025-11-05安庆旅游车站春游江淮请您来仅需99元起安
- 2025-11-05鳌江旅游景点龙王峡谷位于平阳鳌江镇西部联
- 2025-11-05云南旅游时间表赴滇旅游最新提示
- 2025-10-28缝鞋帮的小窍门今天才知道新鞋子这里缝几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