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煤炭供应

辽太宗为什么要发动灭后晋之战他为何针对后

2023-12-19 来源:橙子资讯

辽太宗为什么要发动灭后晋之战?他为何针对后晋?

耶律德光,即辽太宗,字德谨,小字尧骨,契丹族,辽朝(契丹)第二位皇帝(927年―947年在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母为淳钦皇后述律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而言,似乎在中原地区建立自己的民族政权就是他们的目的。自北魏政权建立后,那些野心勃勃的少数民族更是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不断南下对中原政权发动攻击。

其中就以五代十国时期得到了高速发展的契丹为代表,契丹实现统一后,在统治者的带领之下,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

基于此,契丹开始发动一系列战争,其中最为出色的就是与后晋政权之间。战争结束后,后晋皇亲国戚全部被掠夺到契丹,后晋政权宣告灭亡。

契丹掌控后晋生死,它是后晋政权能够建立的直接原因。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不愿意继续与后晋维护表面关系,以后晋朝廷忘恩负义为由,带领军队大举南下。

从之后的推断中,可以得知是晋国投降于契丹的将领赵延寿极力劝阻,才使耶律德光准备趁着中原地区陷入饥荒之时发起攻击。

契丹对这场战争很看重,他们调集了密云、云州、应州等地的军队共同进发,兵分两路的发起攻击。

东路军队由赵延寿所带领,只有军队五万人作为先锋部队。

杜重威见死不救,反而带领军队向后方撤退。契丹军队趁机南下,沿着定州不断向前推进。杜重威本来还想要继续向南方撤离,奈何遇到张彦泽中途返回恒州,于是就调转方向朝西方行进。

他们到达中渡桥时,契丹军队已经抢先一步占领。张彦泽无奈,只好率领军队与之抢夺。契丹军队就将桥梁烧毁,两支军队隔着河流形成对峙局面。耶律德光又派遣一支部队迂回到敌军侧后方,控制后晋的运粮通道。

说来也是好笑,即使到了这样的危急关头,后晋将领仍旧只看得到个人利益。只担心个人安危,丝毫没有大局意识。其中就以将领杜重威为代表人物,也是因为他,后晋方面再损失了一位大将。

晋国将领王清主动请求带领军队两千人为主力部队开路,这种大义的举动本该受到众人的尊敬,谁知杜重威怀疑王清心怀不轨,不允许大军前往增援。王清的部队全部战死,主力部队也因此陷入了包围之中。

杜重威又暗中联系契丹,表达了自己想要投降的想法。耶律德光假装同意将其册立为帝,诱惑杜重威带领军队进入阳城,然后趁着后晋主力空虚发起攻击,直接攻陷汴梁,后晋灭亡。

大观杂志官网

儿童绘本官网

中国商人杂志社

艺术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