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财产继承制度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发展的
清朝财产继承制度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发展的?
经过历朝历代的沿袭、发展和创新,清朝时期的财产继承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简陋,人们以群落、氏族为单位共有财产。在私有制尚未出现的情况下,只存在少许的个人物品继承问题。这种继承只是一种社会习惯,不能上升到法律的高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随之变化。
父权社会的建立,私有制的出现,物质资料的丰裕使人们开始从血缘、宗族关系考虑财产继承问题。人们希望能够在自己离世后私有财产不被分散、世代相传。伴随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嫡长子继承制”“诸子均分制”逐渐产生,在封建社会中长时间沿用。
清朝在其存续期间遵循上述规律,其财产继承制度随社会性质的变革不断发展完善。
在其后的数次侵略战争中,清政府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在主权、税权、司法权旁落侵略者之手的同时,中国的封建社会结构被严重破坏。先进的士大夫和官僚阶层希望效仿西方法制,最终目的是维护满清王朝的统治和自身利益。
在这种目的的驱使下,财产继承制度的改良不是修律工作的重心,相反“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礼制更有利于达到统治阶层的上述目的。
结语
《大清民律草案·继承编》修订的最大改变是消除了“旗人”在法律中的特别规定,实现了财产继承制度中的民族平等,这是清朝后期民间社会两族融合的结果。在整个清朝历史中,从开始的“旗民不婚”,到顺治、康熙年间鼓励两族通婚,再到乾隆朝的“通婚禁令”。
清朝的满汉婚姻政策一波三折,直到光绪年间,旗民通婚已然成风,慈禧太后下懿旨废除禁令。在民族融合已然成为现实的情况下,在法典中对“旗人”财产继承制度做单独规定不合时宜,被修律者摒弃。但是由于《大清民律草案》尚未实施,清朝已经灭亡,这次财产继承制度变革未能得以实践。
- 2025-07-03扁豆最适合立秋前后吃
- 2025-07-03裸客越累越多细数裸睡的好处
- 2025-07-03甲醛中毒皮肤症状临床表现怎样预防甲醛中毒
- 2025-07-03饭后几个运动减肥饭后的方法有哪些
- 2025-07-03历代名人养生诗苏东坡
- 2025-07-03春季健身的禁忌女性必看的运动健身小常识
- 2025-07-03喝茶保健法解决健康的杀手男性保健
- 2025-06-27廊坊积木家装修咋样奔跑起来文安县一般公共
- 2025-06-27廊坊薛家营装修新学校大厦小区一批大项目来
- 2025-06-27廊坊积木家连锁装修京唐城际铁路廊坊段首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