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社会新闻

考古證實古蜀文明未孤立存在

2023-12-19 来源:橙子资讯

考古證實 古蜀文明未孤立存在

古城 長江中下游文明

隨著成都平原8座史前古城遺址的發現,越來越多帶有長江中下游文明印記的遺存出現了。陳劍說,古蜀先民在營盤山遺址時期,還只是種植小米,但到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什邡桂圓橋遺址和其後的高山古城、寶墩遺址,便發現水稻的遺存。水稻的種植最早可追溯到1萬年以前,其原產地就是長江中下游流域。

在寶墩古城的發掘中,考古人員也發現了類似線索。寶墩文化時期成都平原的郫縣古城、都江堰芒城、溫江魚鳧古城等8座古城,全部採用斜坡堆築法建成。這種從底部到頂端漸漸收攏的築造法,與長江中游石家河文化的城牆建築技術非常相似,而對方的年代在距今4600年-4000年之間,早於寶墩古城。不僅如此,高山古城遺址在發掘中也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中用於裝飾的繩紋、刻畫紋等,帶有長江中游出土器物的風格特徵。

探尋 古蜀人來自何方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羅二虎認為,文化往往不會孤立存在。「成都平原史前古城遺址的築造技藝與石家河文化的相似,說明當時已有文化交流。」而陳劍則認為,從營盤山遺址、寶墩遺址分別受到中原文化和長江中下游文化影響來看,古蜀文明極可能就是各種文化交融的結果。

隨著更多考古資料的發現,古代蜀人的生活環境、人種特徵等資訊,都有望在未來一一揭祕。

高山古城遺址已清理89座墓葬,其中大量人骨遺存,成為研究古蜀人人種的第一手證據。在此之前,三星堆、金沙、營盤山等遺址,均採集過人骨材料。陳劍說,「把這些人骨材料和中原的仰韶文化時期或長江中游的人骨特徵進行比對,就可以得出這些古蜀人來自哪裡的確切結論,這比所有文獻、神話要可靠得多。」

最早的古蜀人究竟來自何方?祕密或許在不遠的將來被揭曉。

财讯

环渤海经济瞭望期刊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科教导刊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