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东吴为何会发生南鲁党争造成了什么影
历史上东吴为何会发生南鲁党争?造成了什么影响?
吴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南鲁党争,又称二宫之争,是三国时期东吴太子孙和(孙权第三子)与鲁王孙霸(孙权第四子)之间争夺储君之位而引发的党争。南鲁党争持续长达八年时间(公元242年-250年),整个朝廷都差点分裂,孙权两儿一女受党争影响死去,陆逊被孙权逼死。
两败俱伤,家庭悲剧
赤乌四年五月(241年),吴国太子孙登逝世。孙登仁厚慈孝,礼贤下士,是孙权的长子,也是最优秀的继承人,可惜孙登年仅33岁去世,给了孙权沉重的打击。公元242年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同年封四子孙霸为鲁王。
党争让所有大臣都很难独善其身,必须作出表态,以至于出现“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的局面。据《殷基通语》记载,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滕胤、施绩、丁密(丁固)等都支持太子,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都支持鲁王。
两派之间互相攻讦,发生了极大冲突。晚年的孙权极度昏聩暴虐,儿子都能下得去手,更别说朝中的大臣了。最典型的就是当时的丞相、荆州牧陆逊,陆逊在东吴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可就是因为被卷入党争,孙权多次派人责备陆逊,居然活活将陆逊逼死。
除了陆逊,在党争中受到迫害的大臣还有:太常、平尚书事顾谭流徙交州而死;侍中、奋威将军、京下督顾承流徙而死;侍中 、扬武将军、羽林都督张休流徙而死;骠骑将军、丞相朱据为中书孙弘矫诏赐死;辅义都尉张纯弃市;无难督陈正诛族;五营督陈象诛族。
全寄诛;孙奇诛;吴安诛;杨竺被诛、沉尸于江;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显然,死、废者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因此得势与失势的群臣,连丞相、太常都被废死,其党附之人何止数百?
这场长达八年的争斗,让吴国的朝堂混乱不堪。因为太子被废,鲁王被杀,最终孙权死后孙亮登基。不过因为孙亮年幼,又出现了诸葛恪、孙峻、孙綝先后专权的局面,连续混乱了十几年,直至吴国灭亡。
- 2025-05-13庐山市养狗要养狗证吗犬类整治工作须持之以
- 2025-05-13购买养猫用品家庭养猫必备的7种器具准备养
- 2025-05-13家里养什么狗好养聪明点五大温顺狗狗品种推
- 2025-05-13杭州养狗2018杭州不需要年审养犬证了最
- 2025-05-13领养猫江西无偿棒棒哒都昌太阳村一救助项目
- 2025-05-13虎牙包子养猫当你亲猫时猫在想什么养猫日常
- 2025-05-13爱狗人士当爹养狗养狗可以防抑郁最新研究对
- 2025-05-13领养猫咪东莞东莞宠物领养个人救助7个月橘
- 2025-05-13罗马西里养多少狗最好养天津超高人气别墅赵
- 2025-05-06积木家装修点评积木家实例房子交给积木家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