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之大器

康熙的皇子为什么不甘于做个王爷而是去争夺

2023-12-19 来源:橙子资讯

康熙的皇子为什么不甘于做个王爷,而是去争夺那个血淋淋的皇位呢?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王爷,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看过《康熙王朝》人对其中九子夺嫡剧情的印象应该十分深刻,在夺取皇位中的腥风血雨步步令人胆战心惊。有些人就十分不解,皇位只有一个,如若真的能争到皇位,那便也就算了,可是这几率是十分小的,若在争皇位中冒犯了未来的皇帝,当其继承皇位后,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安安分分地做一个王爷不好吗?

当时的康熙皇帝有二十四个儿子,有九个参加了皇位的争夺。"九子夺嫡"这个说法如果具体考究是不准确的,嫡子指的是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大儿子,所以,这个大皇子生下来便是储君,即嫡子,不过,九子夺嫡中的"嫡"可能是用来代指储君的。在史书中这一段被称为"康熙废储",同时这一事件也是九子夺嫡发生的直接原因。

最初,康熙立胤礽为太子,也就是当时的二阿哥。但是这个太子越发表现的荒淫暴戾,在朝中结党营私。直到康熙忍无可忍,宣布废除太子。这就给了原本觊觎太子位的众多阿哥一个机会,虽说是九子夺嫡,但真正争取皇位的只有四到五个阿哥,其他的皇子都是有派别和站位的。

人们对权力的欲望是无穷贪婪的,能做皇帝的机会,为什么甘于做一个王爷呢?太子之位的空出,让所有的竞争者都不愿意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成功,为一国之主,载入史册为后人敬仰,这样的诱惑任何人都难以抗拒。除这个原因之外,促使九子夺嫡场面出现的原因就在于清朝的王爷制。

现代人看来,王爷的生活十分优越,而且地位崇高,又是皇帝的兄弟,在宫中也可以说是万人之上,还不需要像皇帝那样天天为政务劳累,批改奏章。总之,王爷在大部分人眼中,就是那种有钱,有势,还不需要工作,整天游山玩水,逍遥快活的形象。

可事实远没有那样简单。清朝的皇家子弟是十分的注重出身的,一个皇子想被封为王爷,很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皇子生母的家室,如果生母的出生为奴婢,则就算是皇子也很难被封为王爷。

"九子夺嫡"以雍正帝登基告终,而失败的大皇子和二皇子被终身圈禁,三皇子被派去守康熙的陵墓,后被关押直到死亡。八皇子被逐出皇族,迫其改名,死于狱中。九皇子被派往西北接受军务,没有任何的身份,与充军没有区别,后死于押送回京的路上。十皇子获罪入狱,直到乾隆登基被放出。

皇位的争夺一输便赔上了一生,但谁让他们生在皇家,那个九五至尊的位子,争不争由不得他们。那一点点的兄弟情在皇位的争夺面前,在权力的面前,脆弱得不如一棵海浪中的稻草。哪有什么一劳永逸的王爷做,只能在腥风血雨中撕破脸面,去争夺那个鲜血淋漓的皇位。

匠心编辑部

知识文库期刊

科普童话官网

装备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