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不该成为社会遗忘的角落
“空巢”老人不该成为社会遗忘的角落
在北京朝阳区水碓子小区,60多岁的张大爷每天都去坐公共汽车,从始发站坐到最末一站,再坐回来,以此排解寂寞。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目标追求中,张大爷每天靠反复坐公共汽车来排解寂寞,显然透视出时下养老问题仍然存在的巨大差距。据资料显示:在我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他们的最大问题是心灵孤独。从客观上讲,随着独生子女的倍增,今后空巢现象将更加普遍,空巢期也将明显延长。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格局基本形成,4-2-1时代(4个老人、2个中年人和1个小孩)正式到来,独生子女往往无力兼顾事业和多位老人,家庭的养老功能正在逐步减弱。所以“空巢”老人的出现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在我们这个将尊老爱幼视为传统美德的国度里,赡养老人一向被社会奉为头等大事,问题是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许多子女忙于工作和应酬对老人无暇顾及,使得老人们心里充斥着孤独寂寞。对于大多城市中生活的“空巢”老人来讲,他们生活能自理、也有退休金,缺乏的往往是子女的陪伴和心灵沟通。笔者以为,要求和呼吁做子女的“常回家看看”的做法当然值得肯定,但要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还要政府的积极作为。因为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应该由政府、社会、家庭来共同解决,不是哪一种单独的力量能解决的。在“空巢”老人问题上,我还是比较赞同吴玉韶先生的建议:“政府应该鼓励子女和老人就近居住,在给老人购房的首付、契税、贷款方面给予优惠,倡导子女关爱老人的良好社会风气。”因为就近居住可以为儿女尽孝提供空间上的便利,也容易在时间上作出安排。可是对于新农保水平还太低的广大农村地区,养老问题仍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任务,国家必须靠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转变来完成。目前的老年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既缺乏专业的管理公司,又缺乏大批专业的护理员,制约着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养老投入和服务都存在巨大差距。作为政府部门应对时下的养老现状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要积极着手培养和建立专业的养老人才队伍,不仅要老人吃得好穿得暖,更要精神生活过得充实和满足;其次,还要通过财政投入加大养老机构和硬件建设,以发展的眼光迎接老龄化社会的急剧到来。
- 上一篇:12种非常不健康的卫生问题养性
- 下一篇:春季小孩长高食谱有哪些有助于长高的体育运
- 2025-05-06百家号农民装修农村别墅装修轻钢加玻璃发挥
- 2025-05-06白敬亭家的装修白敬亭的豪宅火了家具摆设极
- 2025-05-06衡东县装修企业有哪些家让购房者买好房住舒
- 2025-05-06北京家装装修施工哪家便宜北京口碑好的装修
- 2025-05-06哥哥的家怎样装修男子出钱替去世二哥装修老
- 2025-05-06淮安最家装饰装修公司品质家装梦盛势精诚心
- 2025-05-06代家湾酒店装修推荐哪家宝鸡最新的招聘信息
- 2025-05-06288家装修卧室衣柜床头全包19万元能装
- 2025-05-06郴州家装修风格简约郴州哪家装修公司比较好
- 2025-05-06黄浦家装装修避坑上海楼市如何在新房市场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