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血糖测试仪

明代智囊选录兵智部狄青全文及翻译注释

2024-01-24 来源:橙子资讯

明代《智囊(选录) 》:兵智部·狄青 全文及翻译注释

《智囊全集》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兵智部·狄青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狄青在泾原,常以寡当众。密令军中闻钲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声止即大呼驰突。士卒皆如教。才遇敌,未接,遽声钲,士卒皆止,再声再却。虏大笑曰:“孰谓狄天使勇?”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多死。追奔数里,前临深涧,虏忽壅遏山隅,青遽鸣钲而止。虏得引去,时将佐悔不追击,青曰:“奔命之际,忽止而拒我,安知非谋,军已大胜,残寇不足贪也。”

侬智高反邕州,诏以青为宣抚使击之,或言:“贼标牌不可当。”青曰:“标牌,步兵也,遇骑兵必不能施,愿得西边蕃落民自从。”或又言:“南方非骑兵所宜。”青曰:“蕃部善射,耐艰苦,上下山如平地,当瘴未发时,疾驰破之,必胜之道也。”及行,日不过一驿,所至州,辄休士一日。(边批:未战养力。)至潭州,遂立行伍,明约束,军人有夺逆旅菜一把者,立斩以徇,于是一军肃然。时智高还守邕州,青惧昆仑关险厄为所据,乃按兵不动,下令宾州具五日粮,休士卒。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宴将佐,次夜宴从军官,三夜飨军校。首夜乐饮彻晓,次夜大风雨,二鼓时,青忽称病,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沔,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数使劝劳座客,至晓,客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夜时三鼓,元帅已夺昆仑关矣。”(边批:自营中且不知,况敌人乎?)青既渡,喜曰:“贼不知守此,无能为也。”已近邕州,贼方觉,逆战于归仁铺,青登高望之,贼据坡上,我军薄之,青使步卒居前,匿骑兵于后。蛮使骁勇者当前,尽执长枪。前锋孙节战不利,死。将士畏青,莫敢退。(边批:畏主将,必不畏敌矣。)青登高山,执五色旗,麾骑兵为左右翼,出其后,断蛮军为三,旋而击之。左者右,右者左,已而右者复左,左者复右,贼不知所为。贼之标牌军,为马军所冲突,皆不能驻,枪立如束,我军又纵马上铁连枷击之,遂皆披靡。智高焚城遁去。

〔评〕按是役,谏官韩绛言:“青武人,不足专任,请以侍从文臣为之副。”(边批:顾其人何如,岂在文武!)时庞籍独为相,(边批:赖有此人。)对曰:“属者王师屡败,皆由大将轻,偏裨自用,不能制也。今青起于行伍,若以侍从之臣副之,号令复不得行。青昔在鄜延,居臣麾下,沉勇有智略,若专以智高事委之,必能办贼。”(边批:兵法,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于是诏岭南用兵,皆受节制。(边批:成功在此。)青临行,上言:“古之俘馘奏凯,割耳鼻则有之,不闻以获首者,秦、汉以来,获一首,赐爵一级,因谓之‘首级’。故军士争首级,以致相杀。又其间多以首级为货,售于无功不战之人,(边批:大弊。)愿一切皆罢之。”

又青行时,有因贵近求从行者。青谓之曰:“君欲从行甚善,然智高小寇,至遣青行,可以知事急矣。从青之士,击贼有功,当有厚赏;不然,军中法重,青不能私,君自思之,愿行则即奏取君矣。”于是无复敢言求从行者,即此一节,知青能持法,必能成功。

又青既入邕州,敛积尸内有衣金龙之衣者,又得金龙楯于其旁,或言:“智高已死,当亟奏!”青曰:“安知非诈,宁失智高,敢欺朝廷耶?”

合观二事,不唯不敢使人冒功,即己亦不敢冒不可知之功。

评译

这次战役,谏官韩绛曾经上言:“狄青是个武人,不能单独担当重任,请任命文臣作为他的副手。”(边批:看这个人适合不适合为将,文武又有什么关系!)当时庞籍为宰相,(边批:多亏有这个人)反驳说:“以往宋军屡战屡败,都是大将权轻,副将们自作主张,根本没有办法指挥军队。而狄青军旅出身,如果派文臣作为他的副帅,军令又会没有办法加以贯彻了。从前狄青在鄜州、延州,曾做过我的部属,为人沉稳勇敢有谋略,如果能将征讨侬智高的大任交给他,他定会不辱使命,平定叛乱的。”(边批:兵法上说,大将有能力而君主不干预能取胜)于是仁宗下诏,由狄青一人指挥征伐岭南之事。(边批:成功就在此一举)狄青出发之前,也曾上奏说:“古时将帅率兵作战,为了激励兵士,曾经有以割敌人的耳朵、鼻子用来计数战功的,却没有砍敌人首级的事。秦汉以来,斩敌人头颅一颗,就会赐给一级爵位,因此称之为‘首级’。现在演变到军士为了争夺敌人的首级,打架斗殴、自相残杀的地步,甚至将敌军的脑袋当成货物,卖给那些没有尽力作战的人,(边批:很大的憋病)我希望能废除这种赏功的制度。”

另外,狄青出发之前,有人托权贵人士请求和他同行。狄青告诉他们说:“先生想要随军出征的确令人佩服,但是侬智高只是个小毛贼,至于派我狄青前去征讨也仅仅是由于事出紧急。再说凡是跟随我出征的人,如果能尽力杀贼,必定会有重赏;否则,军法严厉,我不能徇私。请先生三思,如果还是愿意随军出征的话,那么狄青立刻奏请皇上准先生同行。”于是再也没有人敢随便要求同行了,仅仅就这一件事,就可以知道狄青能严守法纪,日后必定可以成功。

另外还有一件事,狄青攻破邕州之后,搜查敌人尸体的时候,发现有个身穿金龙衣的人,身旁还有一副刻有金龙图案的盾牌,有人说:“侬智高已经死了,应当立即禀奏皇帝。”狄青阻止说:“怎么能知道这不是贼人使诈呢,宁可失去杀死侬智高的功劳,怎么能不加以查证而贸然欺骗朝廷呢?”

综观这两件事情,就知道狄青不但不敢让人冒功求赏,即使自己也不敢冒不能确定的功劳。

注释

①钲:军中所用乐器,此处实指锣。

②安知非谋:怎么知道不是好办法?

③宾州:今广西宾阳。

④楯:盾牌。

冶金管理官网

石化技术杂志社

石化技术

内蒙古煤炭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