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世界观察

刘邦向韩王借用何人从而借出了汉家江山

2024-01-24 来源:橙子资讯

刘邦向韩王借用何人?从而借出了汉家江山

刘邦借张良:张良,向来被世人推崇,每次提起他,我的思绪就不由飘飞到两千多年前那风卷云翻的历史画面里。居“汉三杰”之首的张良为何封地不受、辞汉归隐,是他报了国恨家仇实现了抱负?是他身缠病魔体弱多疾?还是他信奉道家学说淡泊名利?也许这些都有关系,但并不是最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残酷的政治斗争,从而采取了明哲保身的策略。他的归隐揭示了封建社会谋士难以摆脱的悲剧命运。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这是汉高祖刘邦对张良的赞誉。张良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与他的历史贡献分不开。彼时,张良刺杀秦王不成,逃脱追捕四处躲藏,巧遇黄公石(姓崔名广,齐国人,因避秦时苛政暴虐,隐居湖北谷城黄石山),苦读《太公兵法》,成了一个深明韬略、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智者。楚汉争霸前,张良还只是韩王手下一个普通谋士,郁郁不得志。各路反秦大军会盟时,萧何发现张良是个难得的谋国之才,就向急需人才的刘邦推荐,当时的刘邦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韩王借人,韩王同意借期3年。不料这一借,就为刘邦借出了一个汉家江山。

网络配图

公元前195年4月,刘邦驾崩,汉惠帝刘盈即位,刘盈为人懦弱,权力实际掌握在吕后手中。吕后请张良出山辅佐,张良不敢当面拒绝,请求容他考虑一段时间,吕后也没追得太紧。为了避祸,张良从此人间蒸发,不知所终,以致究竟卒于哪一年,连史学家都说不清楚。张良死后葬于何处,也是个千古之谜。有人认为在河南兰考县,也有人认为在江苏徐州,还有人认为在湖南张家界的青岩山。河南兰考县城西南六公里处的三义寨乡确有一座张良墓,传说张良托病隐居于东昏山(今兰考县)西南的后山,死后葬于此。但据唐代《括地志》记载:“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三里,与留城相近也。”又载:“留城在徐州沛县东南六十五里,城内有张良庙也。”另有唐代文献说,张良墓地在今湖南张家界的青岩山,该地山水奇丽,林木清幽,是着名风景区,据《仙释志》记载:“张良,相传从赤松子游,有墓在青岩山。”《陵墓志》也记载:“汉留侯张良墓,在青岩山。良得黄石公书后,从赤松子游。邑中天门、青岩各山,多有遗迹。”核对史料,张良确曾在封侯之初便向刘邦作过“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的表白,死后葬于此地并不是不可能。

追忆张良,历史家、政治家、思想家均无不倾墨于他那深邃的才智,称赞他那神妙的权谋。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诗赞:“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于此每从容。固陵始义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作为谋士,张良知道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谋略的前提是要有善于纳谏的明主。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他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发挥。西汉王朝建立后不久,张良便辞封归隐,无疑是明智之举,他因此逃脱了西汉王朝残酷斗争的漩涡,没有步彭越、韩信的后尘。他放弃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寄情山水,颐养天年,从而保住了张家一脉子孙,不愧为一代谋略大师。

黑龙江粮食官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官网

大众标准化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