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2024-01-24
来源:橙子资讯
《子规》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子规
余靖 〔宋代〕
一叫一声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乾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憀自束,为尔忆家园
译文
此诗一开始,诗人便以杜鹃自喻。杜鹃的声声嘶鸣,凄切动人,蕴含着自己的万古冤屈。
颔联写杜鹃生活之环境,诗人叠用六个名字,营造出了雾霭弥漫、烟雨迷茫、明月凄清、落花遍地的客观环境,这实际上是诗人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曲折反映。现实世界知音难觅,诗人内心的冤屈无人可以申诉,也无人可以分担。这一联是写景。
诗的下半部分,明写自己的内心世界。诗人泪将干,魂欲断,自怨自艾,自惭自伤。因此,他深深责怪自己“谬从科试”作茧自缚。如今,听到杜鹃的声声哀啼,他越发思念家乡,甚至意欲远离仕途,回归家园。特别是诗歌尾联,虽然表面上是对自己的责怪,然而读者从中却可以体味到诗句的言外之意。仕途的险恶、科举的束缚、人生的无常,使诗人产生了抱负成空、年华虚度的精神苦闷。如果联系余靖的生平,就能领悟这诗句所包蕴的人生况味。余靖出身于仕宦之家,性聪慧,少年师从林和靖先生,23岁便进士及第,官至朝散大夫、守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等。宋景祐三年(1036),因向皇帝上书为被贬的范仲淹辩护而遭贬。因而,诗人发出了“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的感叹。
全诗托物寓怀,抒写了身世之感。以杜鹃的声声嘶叫表现诗人的万古之冤,用杜鹃声引发诗人“将干泪”、“欲断魂”体现诗人寸肠欲断的百结愁肠,表现了沉郁愁苦的感情基调。而且,诗中有杜鹃生长的自然环境的描写,诗人借此反映了所处的社会环境,这就使诗歌具有更深广的社会意义。
- 上一篇:有关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是什么
- 下一篇:冰箱正确使用方法有哪些
相关文章
- 2025-11-05偭甸旅游图缅甸文化和自然之旅缅甸优先游览
- 2025-11-05情侣旅游打掩护武汉13吨芒果掩护15公斤
- 2025-11-05毛里求斯团队旅游完整名单汇总恢复138个
- 2025-11-05旅游卡点转场视频情侣走路卡点转场来了宝子
- 2025-11-05跳跃旅游惊险一幕韩国卡车轮胎高速上脱落多
- 2025-11-05安徽省免费旅游景点安徽这些5A级景区免门
- 2025-11-05旅游金融与银行湖南旅游集团与长沙银行签署
- 2025-11-05婺源一个人旅游挑战裸辞去旅游第一站婺源旅
- 2025-11-05飞鸟集旅游住进这家拥有30000颗银杏树
- 2025-10-2870个做饭小窍门10个巨简单的做菜窍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