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28周胎儿横位怎么纠正什么是胎位异常的症

2023-07-25 来源:橙子资讯

28周胎儿横位怎么纠正 什么是胎位异常的症状

一、胎儿横位要怎么纠正

1、横位应做选择性剖腹产。臀位分娩,初产妇多作剖腹产;经产妇,胎儿较小、骨盆够大者,可考虑阴道分娩。

2、膝胸卧位操纠正。孕妇排空膀胱,松解腰带,在硬板床上,俯撑,膝着床,臀部高举,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尽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钟,连续做1周,然后去医院复查。

3、医生为孕妇施行转向。如果在孕32周-34周时,胎儿仍未转向,医生就要考虑为孕妇实行外转胎位术,让胎儿翻转,使孕妇能顺利分娩,外转胎位术有一定的风险性。操作时,会导致脐带缠绕或胎盘早剥。

4、针对胎位不正,我国有针灸治疗的成功先例。用针刺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每日1次,每次l5~20分钟,5次为一疗程,适用于妇科检查诊断为臀位、横位、斜位的孕妇。

5、作好产前检查,预先诊断出胎位异常,及时治疗,如未转为头位,则需要在预产期前1~2周住院待产,由医生根据孕妈妈的具体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二、什么是胎位异常的症状表现

胎位异常

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叫胎位。正常的胎位应为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胎头在骨盆入口处,并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整个胎体呈椭圆形,称为枕前位。除此外,其余的胎位均为异常胎位。在妊娠中期,胎位可异常,以后多会自动转为枕前位。如在妊娠后期,仍为异常胎位,则称为胎位异常,亦叫“胎位不正”。常见的胎位不正有胎儿臀部在骨盆入口处的臂位,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的横位,或斜位等。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骨盆狭小、盆腔肿瘤、胎儿畸形、羊水过多等因素。异常胎位在分娩时可引起难产,多需手术助产。如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母亲及胎儿生命。

(一)、症状

1.妊娠28周后经腹部、阴道、B超检查证实为异常胎位。

2.臀位诊断:腹部检查子宫呈纵椭圆形,子宫底部可触到圆而硬、按压有浮球感的胎头。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到软、宽而不规则的胎臀。胎心音在脐上方左或右侧听得最清楚。B超检查胎头在肋缘下。耻骨联合上方为臂或为足。

3.横位的诊断:子宫呈横椭圆形,胎头在母体腹部一侧触及,耻骨联合上方较空虚。胎心音在脐周两旁最清楚。B超检查胎头在母体腹部的一侧。

(二)、预后及预防

1.横位应做选择性剖腹产。臀位分娩,初产妇多作剖腹产;经产妇,胎儿较小、骨盆够大者,可考虑阴道分娩。

2.横位如未分及时处理,会导致脐带脱垂,胎死宫内,甚至有子宫破裂危险。

3.臀位有破水后脐带脱垂可能,分娩过程中有后出头危险,会造成胎儿宫内窒息,甚至死亡。

4.作好产前检查,预先诊断出胎位不正,及时治疗,如未转为头位,则先作好分娩方式选择,提前住院待产。可以预防分娩时胎位不正及避免因胎位不正造成的严重后果。

三、关于胎位异常的中药治疗

1 辨证

胎位不正多发生于妊娠后期。

腹形横大,或上小下大,腹部一侧触及儿头,或对侧触及胎儿臀部者,多为横位;子宫底触及圆硬浮动的胎头者,多为臀位。

症见脉弦滑,舌黯,胸闷气急,或腹胀者,为气滞致胎位异常。盖因妊娠血聚养胎,导致阴虚血亏,肝气偏旺,更兼胎儿增大,阻碍气机升降,出现气机不利、血运受阻,胎儿自然转动不力,以致此候。症见脉细滑无力,舌淡苔薄,腹部有下坠感者,乃气虚致胎位不正。盖因身体气虚,妊娠后血以养胎而阴血更亏,气血两虚,血运缓慢,不能转动胎儿,以致此候。

临床也常见有气虚、气滞相兼者。

2 治法与方药

治以调气和血转胎之法,方用当归紫苏饮加减:当归15g,川芎9g,枳壳、紫苏梗各6g,砂仁3g。方中当归、川芎补血活血,能温通血脉、转动胎儿;枳壳、苏梗、砂仁顺气宽中,能温通气机,松弛腹壁肌肉,为胎儿转动准备条件。

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甘草以益气生血载胎,帮助气血运行;有热者加炒黄芩;有寒者加艾叶;胎位过低难转动者,少加升麻益气升提。

3 病案举例

杨某,28岁,1994年3月7日诊。妊娠已足月,妇产科检查为臀位,胎儿臀部与足均已入盆,胎位较低。面色苍白,脉细滑。平时头晕乏力,腰腿酸软,胸腹胀闷,小腹下坠。

诊为气血虚弱,气虚不能载胎,血虚不能转运而致胎位不正。治拟益气升阳、活血转胎。药用:炙黄芪12g,当归15g,党参、甘草、川断、桑寄生、杜仲各9g,枳壳、川芎各6g,苏梗5g,升麻3g。服药3剂后,胎儿转动,胎位正常,后顺产一男婴。

按:紫苏饮可治:“胎气不和……兼治临产惊恐气结连日不下”(《济阴纲目》)。此方用治胎位不正,因其具有理气宽中和松弛腹壁的作用。加黄芪、党参、白术以益气健脾载胎,使胎不下坠;杜仲、川断补肾固胞,使胎转而胞不漏;枳壳、砂仁疏通气机;当归、川芎养血转胎催生。对妊娠后期或临产前胎位不正者,此方有矫正胎位和催产之功。

4 体会

胎位异常的原因,主要有气虚和气滞,影响血运,不能鼓动胎儿正常运转而致;其次,如初产妇腹壁紧窄或缺少活动,也能导致本病。临床应根据体质强弱,治以理气宽中、养血活血,或补气升阳,或滋肾安胎,使气血调和,血运正常则胎位自正。妊娠后期或临产前用药剂量宜大,方可收到圆满的效果。

中医调整胎位异常这种疾病是很不错的方法,这样的情况对胎儿的伤害会小一些,这样的方法对于胎儿的伤害相比较会小一些,患者可以采取中药治疗方法来进行调整,必要时可以配合一下姿势调整,这样事办功倍。

四、胎位异常的预防是什么

建议孕妇尝试的就是在怀孕七八个月之后,在家中施行膝胸卧式运动,经常做可以帮助胎位早日转正。方法是:1.孕妇在床上,采跪伏姿势,两手贴住床面,脸侧贴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2.胸与肩尽量贴近床面。3.双膝弯曲,大腿与地面垂直。4.维持此姿势约2分钟,慢慢适应后可逐渐增加至5分钟,10分钟,每日做两至三次。

其实,胎位不正即使不去理会它,到足月临盆时,也不过5%左右仍然维持胎位不正的几率。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所作的处置可能是多此一举,也可能徒劳无功。更何况,仍有为数不少的医生认为膝胸卧式运动事实上效果不彰,并且在怀孕时期做这种运动并不舒服且不容易持久,以至于很多孕妇都半途而废。即使如此,大多数产科医生仍然会建议孕妇在不致引起身体不适的状况下,尝试这些行为。但笔者认为并不需要太过于勉强,以免适得其反。

美国博士留学

如何去美国留学

美国读大学要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