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政策为什么能延续那么多年和亲的作用是
2024-03-11
来源:橙子资讯
和亲政策为什么能延续那么多年?和亲的作用是什么?
“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是历代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让人不禁对汉朝的和亲政策,对那些以王昭君为代表的远嫁异域的弱女子的命运,进行深入思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里有一首是写出塞远嫁匈奴的王昭君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对于汉朝的和亲政策,历来看法不一。郭沫若在《中国史稿》,翦伯赞在《历史问题论丛》里都说和亲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友好”的体现;而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和王桐龄(《汉唐之和亲政策》)却认为,和亲是一种“屈辱”。
细君死后,解忧公主嫁入乌孙,先后嫁给了军须靡、翁归靡、泥靡三人。她也一直在思念着家乡,到将近七十岁的时候,她向朝廷上书,祈求“愿得归骸骨,葬汉地”(《汉书》)。她还是比较幸运的,朝廷终于批准了她的请求,生命的最后两年,她是在自己的故土度过的。
再说王昭君,她虽然是自愿请行,但其实是对寂寞压抑的宫廷生活的一种反抗,并不代表她喜欢北方冰天雪地的生活。我们可以想象,呼韩邪单于的年龄比昭君大一倍还多,而且在和昭君成婚三年后就病死了,她在匈奴的生活也难言幸福。她也曾向朝廷“上书求归”,但没有获得批准,只能是“独留青冢向黄昏”了。
总之,无论后人如何评价,王昭君们的和亲远嫁,其实只是政治外交的工具和牺牲品而已。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在遥远的异乡,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人生悲歌。
- 上一篇:被称为铸剑鼻祖的欧冶子都锻造过哪些宝剑
- 下一篇:靖康之耻是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吗
相关文章
- 2025-11-05珠海到港澳旅游一票直通从珠海去香港九大打
- 2025-11-05自藏旅游西藏拉萨旅游市场迎旺季
- 2025-11-05试验旅游太空旅游能干啥做太空实验发宇宙美
- 2025-11-05白水县旅游景点天下旅游带你去白水果香白水
- 2025-11-05墨西哥城两天旅游游墨西哥城三
- 2025-11-05旅游就是从自老朱说段子旅游随拍记录生活
- 2025-11-05旅游转场视频音乐推荐我从远方赶来赴你一面
- 2025-11-05宜昌小镇旅游逃离35到宜昌空调村过20的
- 2025-11-05旅游团最长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开启试运行可
- 2025-10-28凳子被套住小窍门是什么分享一个铁架椅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