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有血栓疾病怎么办防治老年人血栓疾病
老年人有血栓疾病怎么办 防治老年人血栓疾病
一、老年血栓疾病发病原因
血流异常(25%):
各种原因引起的全身或局部血流淤滞,血流缓慢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以下机制参与了血栓形成:
①红细胞聚集成团,形成红色血栓。
②促进血小板与内皮的黏附及聚集,释放反应。
③损伤血管内皮,启动凝血过程,见于高脂血症,红细胞增多,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脱水,各类肿瘤,炎症等所致的高黏滞综合征及循环障碍。
抗凝活性减低(20%):
人体生理性抗凝活性减低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引起人体抗凝活性减低的常见原因有:
①先天性或后天性AT-Ⅲ减少或缺乏
。②PC及PS缺乏症。
③由FⅡ,FⅤ等结构异常而引起的抗蛋白C现象(APC-R);④肝素辅因子Ⅱ(HC-Ⅱ)缺乏症等。
纤溶活力低下(15%):
①纤溶酶原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异常纤溶酶原血症等。
②纤溶酶原激活剂(PA)释放障碍。
③纤溶酶活化剂抑制物过多,这些因素导致人体对纤维蛋白清除能力下降,有利于血栓形成及扩大。
血管内皮损伤(22%):
当机械,感染,免疫及血管自身病变等因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时,通过止血机制可促使血栓形成。
发病机制
血管壁损伤(机械,感染,缺氧,免疫及代谢等),血液凝固性增高(血小板功能亢进,凝血因子升高,抗凝功能减弱及纤溶活性降低)及血流异常(缓慢,停滞及旋涡)是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其机制也有所侧重,内皮损伤和血小板功能亢进在动脉血栓形成中起主要作用,而血流缓慢和血液凝固性增高则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先决条件,病情发展阶段不同,病理改变也各异,早期为高凝状态,其血栓形成的能力超过抗血栓能力,体内有形成血栓的倾向,但不一定有体外凝血象的异常,血栓形成阶段是心血管腔内有血栓形成,血栓栓塞阶段是血栓脱落导致远端组织缺血性改变。
二、老年人血栓性疾病西医治疗
治疗目的在于重建血流通路,可采用手术和药物二大措施,本文仅讨论后者。
一、依发展阶段选药
1、高凝状态:高凝状态表明体内有形成血栓的倾向,但尚未形成血栓,此阶段应用以下措施。
①抗血小板疗法:可选用肠溶阿司匹林(50~100mg/d)。用药期间,用血小板聚集试验监护。此类药物对动脉血栓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对静脉血栓性疾病疗效不肯定。阿司匹林对男性有效,而女性疗效较差;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初次发作有一定疗效,而预防再次发作无效;或噻氯匹定对男性与女性初次和再次发作均有疗效。此类药物过量尚无拮抗剂。
②抗凝疗法:通过影响凝血过程的某个环节,阻止血栓的形成与扩大,但对已形成的血栓无效。肝素在防治急性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周围静脉和肺栓塞有较好的疗效。一般以0.5mg/(kg·d)作为治疗,间歇或持续静滴。治疗中用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正常延长1.5~2.5倍)监护。肝素过量用硫酸鱼精蛋白(鱼精蛋白)对抗。华法林和醋硝香豆素(新抗凝)常用于慢性静脉血栓形成,需用凝血酶原时间(维持在25~30s为宜)作为监护指标,过量用维生素K对抗。
③降低血黏度疗法: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蝮蛇抗栓酶。
④调节内皮细胞功能:Defibrofide和蛋白多糖能促使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tPAPGI2
,中药脉通灵提取物也能加速tPA的释放,从而发挥抗血栓效应。2、血栓形成:采用溶栓疗法仅适应于新近形成的急性动静脉血栓,其疗效与血栓形成的时间有关。
3、血栓栓塞:应用抗血管疗法。
二、依类选药
动脉血栓性疾病发生机制主要是内皮损伤和血小板激活,其治疗可选用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小板、溶栓及降低血黏度等措施。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是以血流缓慢和血液凝固性增高为主,故治疗选择抗凝、溶栓及降低血黏度等疗法。
预后
血栓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
三、老年人血栓疾病的饮食原则
1、限制总热能,适当控制每日摄食总量。节制膳食,定时定量进食,不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食物种类齐全,营养素比例合理,不挑食偏食。
2、适量蛋白质。应控制食物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选用高生物价优质蛋白,按每日1g/kg掌握,其中植物蛋白质可占50%,动物蛋白选用鱼、鸡、牛肉、鸡蛋白、牛奶、猪瘦肉等。大豆蛋白可防止脑卒中的发生,宜多食用。
3、限制脂肪、胆固醇。膳食脂肪不超过40-50g/d,可选豆油、菜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红花油等植物油;应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蛋黄、肥肉、贝类、墨鱼、动物性脂肪的摄入,膳食胆固醇不应超过300mg/d。
4、选用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如淀粉、糙米、标准粉、玉米、小米等,可促进肠蠕动,加速胆固醇排出,对防治高血压病有利。
5、低钠盐饮食,限制食盐可降低血压,一般每日食盐摄入量2-5g为宜。
6、注意选食桔子、大枣、番茄、芹菜叶、油菜、小白菜、莴笋叶等新鲜蔬菜和水果
,及时补充维生素C、B6、B1、B2和维生素B12等水溶性维生素。7、戒烟、慎酒,适量喝茶。
8、具有降血压作用的食物有:芹菜、胡萝卜、番茄、荸荠、黄瓜、木耳、海带、香蕉等;降脂食物有:山楂、香菇、大蒜、洋葱、海鱼、绿豆等;此外草菇、香菇、平菇、蘑菇、黑木耳、银耳等蕈类食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对防治高血压病、脑出血、脑血栓具有一定作用。
9、所有过咸食物及腌制品、蛤贝类、虾类、皮蛋,含钠高的绿叶蔬菜等,烟、酒、浓茶、咖啡,以及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均在禁忌之列。
四、老年人血栓疾病的征兆
血栓是老年人常见病,一旦发病,往往引发严重后果,然而,心脑血管疾病在发病之前都有一定的前兆,脑血栓也不例外,那么血栓的前兆有什么表现呢?
1.突然发生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
,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2.突然发生剧烈头痛
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如有上述脑血栓的前兆情况之一,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3.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4.哈欠不断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5.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
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6.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7.其他先兆症状
除上述脑血栓的前兆症状外,呛咳、吞咽困难、突然出现半身麻木、疲倦、嗜睡、耳鸣等也是脑血栓的前兆表现。
- 2025-05-062017家居装修风水家居布局风水有讲究这
- 2025-05-06干妈家房子装修多少钱合适表姐新家上周才入
- 2025-05-06抚州华美立家装饰装修抚州王安石大道施工这
- 2025-05-06初一能不能装修家上游帮忙丨9月就开学学校
- 2025-05-06刚怀孕隔壁家装修21周小孕妇下夜班碰上隔
- 2025-05-06刚装修的家怎么清理墙面新房卫生怎么搞新装
- 2025-05-06不吊顶家纺店装修好吗这才是最普通的装修不
- 2025-05-06黄家沟便宜的房子装修风格高区三小已具备使
- 2025-05-062020年自己家装修终于把家装好全屋打扫
- 2025-05-06哈尔滨家装装修公司哪家哈尔滨市道里区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