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大伤的赵国为何还能大败秦军呢
元气大伤的赵国为何还能大败秦军呢?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发生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国力比拼之战,此战以赵国的全军覆没告终。赵军战死5万,投降40万。这40万人,除了年幼者200多人被释放,其他人皆被白起坑杀。
长平之战对赵国构成了致命的打击,极大地杀伤了赵国的有生力量。长平之战前,赵国是与秦国比肩而立的强国,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从此彻底丧失与秦国争霸的资格。
然而,熟悉历史的朋友皆知,长平之战后不久,秦赵两国再次爆发战争,元气大伤的赵国居然大败秦国30万大军。在这以后,赵国又北伐匈奴,全歼匈奴10万骑兵。赵国为何还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
在向楚国和魏国求助的过程中,发生了两段传奇的故事,一是赵国平原君手下的门客毛遂自荐,说服楚考烈王出兵援赵,一是魏国贵族信陵君“窃符救赵”,杀大将晋鄙,率八万大军驰援赵国。
最后,在楚赵两国的增援下,邯郸守军士气大振,与诸侯联军里应外合,终于大败不可一世的秦军。
为何长平之战后的赵军能大败三十万秦军?我认为主要有如下三点原因:
首先,楚国和魏国出兵救援,这是赵国获胜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楚国和魏国出兵,赵国根本无力坚持下去,秦军都不必发起猛攻,只需将邯郸团团围住,已经断粮的赵军便会不战而溃。
其次,赵国毕竟是天下强国,长平之战不过让赵军元气大伤,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军仍然具有不可小觑的实力。邯郸之战,一个区区邯郸城,能召集十万大军,便是最好的证明。而且,赵国的人才也还在,廉颇、赵胜等人,都是百里挑一的名将。
最后,长平之战后的赵国元气大伤,秦国的实力也受到重创。有一种说法,长平之战,秦国战死20万大军。个人认为,这种说法可信度不大,要知道,作为失败方的赵国,虽然损失45万大军,但真正战死的也不过5万。但是,秦国实力受损是不争的事实,据《吕氏春秋》记载,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竭。
其实,赵国之所以能大败秦国,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军队的意志力。秦国坑杀赵国降兵四十万,赵人对秦国恨之入骨。秦国攻打邯郸,赵国上下可谓同仇敌忾,空前团结,正因如此,直到发生严重的断粮危机,赵国也没有向秦国投降,这才撑到了魏楚大军救赵的那日。再说赵国歼灭匈奴10万骑兵。
这一战是著名的赵破匈奴之战,发生在长平之战十六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44年。当时,匈奴经常劫掠赵国边境,赵孝成王之子赵悼襄王令李牧领二十万大军反击匈奴。
李牧采取坚壁清野和麻痹匈奴人的战术,先是让匈奴人掠夺不到粮食,待其如饥不择食的饿汉之时,放出牛羊,布满山野,诱使匈奴进攻。匈奴果然上当,如饿虎扑食,李牧不敌,连忙率军撤退。
匈奴人早就想歼灭李牧,岂肯放走他?于是紧追不舍。但匈奴人万万没想到,自己中了李牧的诱敌深入之计,李牧只是佯装不敌。待匈奴人深入赵境后,李牧立刻使出又一绝招——关门打狗,利用战车限制匈奴骑兵的机动能力,使其进退失据,然后令弓弩手万箭齐发。
匈奴顿时死伤无数,军心大乱。这时,李牧又派出恭候多时的精锐骑兵和步兵,从匈奴军侧翼杀入,匈奴更加措手不及,完全成了赵军砧板上的鱼肉。此战,除了单于率领少量骑兵突围,其余匈奴军被赵军悉数歼灭。
这一战,赵军之所以能全歼匈奴骑兵,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自然是李牧用兵如神,把打击匈奴的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二则是战平之战后,经过十六年一代人的休养生息,赵国国力已经恢复不少,正因如此,赵国才能组织步骑弓弩兵共计20万,将匈奴大军围而歼之。
- 上一篇:星门事件的起因是什么星门事件简介
- 下一篇:王镇恶大贪大腐为何刘裕看在眼里却不闻不问
- 2025-07-03熬夜有后遗症中医支招帮你改善药茶
- 2025-07-03风湿痛的治疗及预防导致风湿病的原因是什么
- 2025-07-0311种食物给皮肤减龄
- 2025-07-03充足睡眠美容灵药少睡让身材走形
- 2025-07-03咳嗽不停痰多是因为什么哪些偏方可以止咳化
- 2025-07-03酒精肝吃什么食物最好男性保健
- 2025-07-03电子烟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电子烟的组成结构
- 2025-07-03c反应蛋白高发烧不退怎么办c反应蛋白高的
- 2025-07-03惊坏习惯竟会令你延年益寿
- 2025-07-03骑自行车的好处是什么骑自行车的弊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