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晋时期中国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有何特点
在魏晋时期,中国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有何特点?
魏是三国时期的魏朝,晋是晋朝;南北朝是魏晋南北朝的其中九个王朝。跟着小编一起探寻。
由于长期的战乱割据,使得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表现出了独特的时代特点。
其中,最突出表现就是以崇尚老子、庄子为主要思潮的新道家“玄学”的兴起。
这一时期的士人也在玄学基础上,接纳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魏晋士风。
一:魏晋士风的代表,魏晋风度
与此同时,士阶层所推崇的士风与政局上的仕风便成为一对有趣的矛盾体。
而魏晋时期,恰恰是由于朝代更迭频繁,士阶层在汉代儒化经学崩溃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建构思想文化的核心意识。
加之在九品中正制基础上形成的门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士人提供了一定的参于朝政的空间和经济基础,从而产生了这一时期士风与仕风的异化现象。
(二)趋同,即趋于一致。
有人认为竹林七贤皆是脱离尘俗之人。
但细察之,却可以发现他们还是有着许多凡俗之气的,且七贤又各有不同。
但其可贵之处,则在于以执着的探索和苦苦的抗争来试图蔑视俗,打破俗,跳出俗。
其可悲之处,则在于,如果挣脱失败,甚至会像嵇康一样被从肉体上毁灭掉,那么由此带来的沮丧,或现实压力,将迫使士大夫们“迷途知返”,重新与俗合流。
魏晋时期,在几回合的较量过后,皇权与士人都找到了比较务实的相处方式。
如从陶渊明“道不同,不相与谋”的主动归隐,到山涛背离七贤的主动出山,甚至想要“提携”嵇康的行为,都可以视作魏晋士人“士风”与“仕风”的逐渐趋同。
实际上,以“竹林七贤”为主的魏晋士人人生境遇为代表的“士风”与“仕风”的异化与趋同,正是九品中正制向隋唐科举制转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由两汉儒家化经学向宋代理学转化过程中的一种表征。
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伦理型仁政观、道德型礼教观、圣贤君子观、理想境界、理想人格境界等的延续和发展完善。
对传统政治模式与政治文化,以至于中国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上一篇:为什么把景阳宫叫做冷宫皆因王恭妃的悲惨一
- 下一篇:徐达故意放元顺帝逃走的原因是什么
- 2025-07-03早上跑步后可以睡觉吗早上跑步的注意事项有
- 2025-07-03警惕女性肾虚尤胜于男
- 2025-07-03白发病遗传有哪些方式白发危害有哪些
- 2025-07-03白芷的作用与功效白芷的作用
- 2025-07-03打球脚踝扭伤的处理方法扭伤后如何处理
- 2025-07-03寒冬时节中医推荐防病养生宝典
- 2025-07-03家长如何发现新生儿听力异常育儿
- 2025-07-03高血脂脂肪肝的调养妙方
- 2025-07-03健康吃蔬菜有效预防肠癌
- 2025-06-27家装修门色怎么选颜色瓷砖颜色造型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