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建筑钢材

书本不教生活常识什么意思给孩子读绘本时要

2024-05-06 来源:橙子资讯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文轩儿童书店】,一起共享和孩子有关的美好事物

共计2254字丨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给孩子读绘本,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主张不要问孩子问题:

共读一本书之后,不要问孩子一大堆问题,例如:这本书好不好看?故事在讲什么?哪里最有趣?大野狼做了什么事?有几只羊?有几只猪?加起来呢?不要要求孩子写读书心得。

——《幸福的种子》想想你正在读书,但一想到读完以后会有很多问题等着你,你读书的兴致就会一扫而空。

——《我的图画书论》但是老先生又说了:

图画书的内容可以不断激发对话,在对话之间所进行的心灵沟通,正是让幼儿接触图画书最可贵的地方;以图画书为媒介,帮助大人和孩子心灵相通才是给幼儿接触图画书最大的意义。

——《绘本之力》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与孩子对话是很有价值的,但一定要注意自然才行。

——《我的图画书论》

到底要怎么做呢?估计大家看了这答案还是很困惑,能不能给一个痛快的答案了?

其实松居直先生的两个观点并不矛盾。绘本能够激发我们和孩子的对话,我们可以问孩子问题,但是怎么问是有技巧的,不是家长那种无穷无尽的阅读理解式的问题。

周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长期从事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研究,著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语言》等)提出了一个CROWD原则,遵循这个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提问。

C:completion 补充型提示

让孩子将句子补充完整,当书中有押韵或重复性短语时常常采用这样的提示的方式,比如《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这本绘本。

△艾瑞·卡尔 著 信谊图画书

全篇都是一问一答,可以家长问孩子答,或者反过来,可以帮助孩子练习学话和勇敢表达,让儿童更多地了解到语言结构的知识,这对他们今后的阅读非常有益。

再比如《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这本书。

△茱蒂·巴瑞特 文 罗恩·巴瑞特 图

“为什么豪猪不能穿衣服呢?”

“为什么山羊不能穿衣服呢?”

“为什么猪不能穿衣服呢?”

这些问题,孩子就算不识字,也可以从图画中找出答案,这一点都不难,要是孩子答的跟书本上答案不对照,也没关系,那是因为孩子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不要马上否定孩子。

R:recall 回忆型提示

对孩子读过的内容进行提问,帮助孩子梳理故事情节或记住书中的某些常识性的知识点。这种方式多适合于情节丰富的故事绘本或科普的绘本。

不过应该注意不要对孩子进行拷问式提问,当遇到孩子回答不上来的情况下,故事类绘本家长可协助孩子翻到书中的关键页帮助孩子联想回忆;科普类绘本可以再回到书中去看一看,加深印象。

△史蒂夫·詹金斯 文 罗宾·佩奇 图

比如看了《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这本绘本,那么就可以问孩子,昨天我们看了本什么绘本?里面都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呢?你还记得这些小动物的身体部位有什么独特功能呢?

O:open-ended 开放型提示

开放型问题可以将重点放在书中的图画上,对画面信息丰富的绘本来说,这是最佳提问方式。它可以训练并提高儿童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同时引导他们对细节的关注。比如和孩子共读《下雨天》这本绘本,那么就可以和孩子细心观察图画,和孩子讨论下图画中的细节。

△彼得·史比尔 著

比如下面这张图,你看小蜘蛛在干什么?小松鼠们在干什么?姐弟俩为什么躲到椅子下面了呢?

之所以称作开放型提示,是因为儿童可以给出许多可能性的答案,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要想让对话继续下去,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和趣味,就要多提开放式问题。

W:特殊性提示

也叫封闭性提示,包括是什么(what),在哪儿(where),什么时候(when),为什么(why)。其主要功能是教儿童新的词汇。这种方式比较适合稍低龄的儿童,比如两岁到三岁的。

△沃尔夫冈·梅茨格 著

比如共读《你认识这些车吗?》这本绘本,就可以问孩子“这是什么车?”、“这个车有什么用?”帮助孩子学会有关车子之类的词语。

D:distancing 间距型提示

这类问题让孩子将书中内容与儿童的实际经验联系起来,为孩子搭建起一座连接书本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有助于提高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少提知识性的问题,多问经验性问题)。

△宫西达也 著 启发童书馆

《我爸爸超厉害》里面,小猪因为跟弟弟抢东西,被爸爸“修理”了一顿,小猪气得哭着从家里跑了出来:我不回家了!我最讨厌爸爸了。

这个场景很贴近孩子的生活,每个爸爸都会有压不住脾气的时候,可以问小朋友:你挨过爸爸的骂吗?是因为什么事呢?那你讨厌爸爸吗?慢慢引导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故事。

故事里的小动物们都描述了自己心中的爸爸,分享了自己爸爸最厉害的地方,可以问宝宝:你觉得爸爸什么最厉害呢?以激发起宝宝对爸爸的崇敬,联结起父子或父女间的感情纽带。

周兢教授还强调:

第一遍阅读最好采取完整欣赏,对绘本的提问和提示,要用的恰到好处,切记不能每幅图都去问,这是阅读,是享受,不是考试,不能适得其反。

记住不管孩子做出什么样的回答,都要予以及时的反馈。不管孩子对错与否,先认可孩子的回答,然后再讨论自己对孩子回答的看法,同时加入新的信息,用准确、优美的词语或者是完整的句子结构。

亲子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事情——即使是阅读同一本绘本,从对于价值观的阐释到具体的讲述方式,都会因为每个家庭情况的不同(尤其是父母和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性格特质)而演绎出不同的个性化版本。因此在这个领域中,并不存在什么权威或是标准化的做法。

不同的提问方法可以帮助孩子获取不同的阅读体验和收获,这样的阅读过程既是快乐、轻松愉悦的亲子交流,也是提升孩子阅读力和思考力的过程。

以上提问方式,你学会了吗?

快拿起一本绘本演练起来吧~

- END -

PS: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不错,欢迎留言,转发,收藏哦~

海外文摘杂志社

医药卫生杂志

环球市场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