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冬季旅游第28个世界湿地日这天冬日的
包头市举办第28个“世界湿地日”主题系列活动。
2月2日一大早,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冬日沉寂被纷纷赶来的人们打破,一下子热闹起来了。这一天是第28个“世界湿地日”,包头市主题系列活动在这里举行。
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人类福祉”,口号是“人与湿地 生命交织”,强调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减缓气候变化等生态服务功能,同时提供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呼吁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修复,认识湿地、了解湿地、爱护湿地。
活动现场人气满满,热闹非凡。
当日上午,在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河博物馆门前广场,游客在众多的湿地鸟类展架前驻足,供来宾游客品尝的鲜美鱼汤喝下来,让人一扫冬日寒气;遗鸥人偶在人群中游走,时不时与小朋友合个影;供游客参与问答的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兴意盎然……活动现场人气满满,热闹非凡。
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志愿者代表宣读了湿地保护倡议书,大家纷纷在“世界湿地日”主题展板上签名留念。主题活动期间,作为主办方的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还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湿地体验活动,包括参观博物馆、游玩冰雪项目、湿地鸟类拼图等。
“世界湿地日”的来源是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了《湿地公约》,之后《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定于从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举办不同形式的宣传庆祝活动。
活动现场人气满满,热闹非凡。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包头市湿地总面积86.2万亩,是包头市乃至西北寒旱地区得天独厚的宝贵自然资源。小白河、南海子、桑根达来、乌兰淖尔等湿地像珍珠般散布于全市各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全球候鸟迁徙的重要路线和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生态功能极为重要。
近年来,包头市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不断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建成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3处、市级重要湿地20处,湿地保护率上升至24.4%,湿地内野生动植物逐年增多,湿地鸟类达到329种,野生植物316种。监测数据显示,2018-2023年,停歇包头市的过境水鸟从15000余只增加到46000余只,迁徙候鸟大小天鹅种群数量多达1万余只。水清岸绿、鸥鹭翔集的湿地景观越来越多,湿地焕发新的魅力,正在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蔡冬梅
新闻编辑:赵敏
- 2025-07-03假酒中毒症状是哪些假酒的鉴别是怎样的
- 2025-07-03中医瑜伽动作有哪些不适合练习瑜伽的人群
- 2025-07-0315个防癌新招衣服别干洗少喝瓶装水
- 2025-07-03多食钙质食物降低经期综合症
- 2025-07-03教你认识卵巢囊肿的致病因素
- 2025-07-03八个小动作让你随时随地的减压
- 2025-07-03经常出现四类症状或代表身体免疫力下降
- 2025-07-0318种中药命名的方法
- 2025-07-03没事常捏揉手有助疏通经络
- 2025-07-03老年人饮食的七不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