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儿童科学教育学会做减法培养孩子
本报讯(记者 解敏)今年是陶行知诞辰130周年暨逝世75周年,他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等教育主张,对中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影响深远。如何在新时期继承和弘扬陶行知先生的精神和思想,是摆在今天广大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话题和实践命题。
10月16日上午,上海市宝山区文旅局、宝山区图书馆联手朵云书院,以主题沙龙的形式,邀请三位嘉宾围绕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核心教育思想,探讨“今天我们如何做真教育”这一现实而重要的话题。
在陶行知先生的那个时代,是中国的儿童发现的时代。“创造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创造教育就是要培养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的创造力不是教出来的,先要把对儿童的各种束缚解除掉,也就是“解放”。解放儿童的同时,教育者(教师、家长)要提供营养,要培养良好习惯,要因材施教,如同农业不是听任种子自生自灭,需要精心耕耘。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成宪看来,这正是陶行知对教育的根本理解,也就是真教育。“他主张不要过多地把我们认为是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他倡导的是一种做‘减法’的教育。这种教育是陶行知当时追求的,今天我们仍然应该按照他的思路,继续追求下去。”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洪宇进一步强调了家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他认为学校应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积极与家长沟通,传递科学的教育理念;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近期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实施不久,儿童问题研究者、宝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吴斌荣认为,只要教育者坚持“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无论何种政策出台,都可以坦然地去面对,因为只有在生活中做教育,才是最扎实的,最靠谱的。
来源: 新民晚报
- 2025-07-03老年人跳舞要注意
- 2025-07-03怎样减掉肩颈的肉瘦肩颈的运动方法
- 2025-07-03过敏引起的咳嗽症状过敏引起的咳嗽怎么办
- 2025-07-03口腔扁平苔藓怎样治推荐几个偏方
- 2025-07-03菱角的营养价值菱角怎么吃比较好
- 2025-07-03瑜伽常识练习瑜伽的好处有哪些
- 2025-07-03冬天腿部皮肤易起屑这样护腿巧养生
- 2025-07-03帮助睡眠瑜伽视频有哪些做瑜伽的时候需要注
- 2025-07-03灵芝的功效与作用灵芝能预防癌症吗
- 2025-07-03喝酒小技巧喝前吃口饭不易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