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奶娘育儿课堂感恩乳娘勿忘母恩12名乳儿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记者 王震 于涵
视频加载中...
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7月5日,乳山市举办“‘小远落’你在哪里丨寻找乳儿之2020回乳娘家乡看看”系列活动,通过鉴赏纪录片《胶东乳娘》,参观红色印记展馆,给党的生日献礼,弘扬乳娘精神。乳儿乳娘再相逢,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却胜似亲人,伟大的母爱在历史的见证下更加伟大,在时间的洗礼下连绵不绝,历久弥新。
乳儿李丽慧看完《胶东乳娘》后不禁落泪
千里寻根,乳儿不忘乳娘恩
“老妈妈你好啊!”一束鲜花送上,几双苍老的手紧紧相握,来自各地的12名乳儿代表来到乳山市崖子镇,看望红色乳娘陈淑明。70多年前,他们是胶东育儿所的乳娘和保育员精心抚育过的乳儿,昔日风华正茂的乳娘与嗷嗷待哺的乳儿,现都已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见到陈淑明,乳儿于致荣紧紧依偎在陈淑明的身旁,紧紧握着的手久久不愿放开。于致荣乳名振勇,1955年7岁时离开乳山县育儿所,是育儿所9个一直没有亲生父母前来认领的乳儿之一。育儿所撤销后,于致荣跟随地方政府安排的养父母长大,成年后开始寻找乳娘。1969年春找到乳娘王水花后,于致荣和爱人于新国把乳娘当作亲生母亲一样孝敬,一直到2014年王水花去世。每当谈起这段往事,于致荣的眼泪便止不住地流。
在乳娘王葵敏家,乳儿们围坐在她的身边,与她唠着家常。王葵敏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略微有一点气喘。乳儿张东海立马来到当地工作人员的身边说:“拜托你们,请务必照顾好乳娘的身体。”张东海是胶东育儿所收养的第一名乳儿,他仍能回忆起自己名字的来历:“当时育儿所的位置是在胶东东海区,而我又是第一个小孩,所以就取名为‘东海’。”回想起当年喂养过、抚养过的三位乳娘,他的心情尤为激动,“我会永远感恩乳娘和育儿所的保育员对乳儿们无私的爱!”
乳儿要走了,93岁的乳娘王葵敏坚持要求下炕,依依不舍得到家门口相送。转过街角,王葵敏仍撑着墙不愿离开,长长的街道将她的瘦小身体模糊成一个剪影,而她那温柔慈祥眼神则落在了每一个人心上。
重回故地,触景生情回忆深
来到了胶东育儿所旧址,看着记忆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树,回忆起特殊岁月中的人与事,老人们的步伐更慢了。
旧址中一个摆满玩具的柜子引起了乳儿们的不少回忆,上面有泥碗、陀螺、木头做的手枪等等。“这都是他们男孩子玩的东西,我们女孩那时候玩儿拨浪鼓多一些”。一旁的邢修军则头头是道讲述起了怎么样拍黄泥拍得响,怎么样抽陀螺转得快,木头手枪又是怎么雕刻的,说着脸上就泛起了孩子般的笑容。
“你们看,这个大合照里双手放膝盖上的小孩就是我,非常好找。”乳儿杨德殊在胶东育儿所旧址中指着老照片上的自己,显得格外开心。这是一张1951年的老照片,照片中的孩子有大有小,大一点的孩子们戴着帽子,小一点的孩子们则坐在地上,后排是育儿所的乳娘、保育员们,红旗在身后飘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幸福的笑容。穿过历史的尘封,杨德殊的记忆依然鲜活,他仍旧记得儿时的玩伴和当时的老师,每认出一个人,他的声调都要高上几分,每想起一段回忆,他脸上的笑容都会再灿烂几分。
乳儿董春娜则拿出手机,翻出自己小时候与家人的合照,在照片墙上仔细寻找在育儿所时的自己。时间久远,当时的记忆都已慢慢模糊,董春娜便叫上同伴一同寻找。讲解员率先找到了一位相似的孩童:“阿姨,你快看这个孩子是不是您?”董春娜又仔细端详了一会儿,还是不敢下定决心,她的同伴则挺激动:“这多像你啊!”董春娜这才指着照片说:“对,这就是我!”此刻,她的开心溢于言表。
行程最后,情景剧《乳娘》在胶东育儿所旧址展厅播放。一幕幕表演,一句句话语,一段段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人故事在昔日的“家”中展示,仿佛把老人又带回到了那段既危险又温馨,既艰难又幸福的岁月里。观至最后,一声声响彻心扉的“娘”,让这群年至古稀耄耋的老人不由得落下泪来。
传承精神,母爱铸造红色魂
12名乳儿来到崖子镇姜家村看望乳娘王葵敏
乳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胶东抗战的重要根据地以及大后方,是抗战时期胶东新设立的14个县级单位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县级市。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传承好红色基因,乳山围绕“红色乳娘”为主题,启动了还原历史的系列工作,组织人员多方求证、实地采访、广泛征集,构建起了脉络清晰,史实清楚,证据充分、系统完整的红色文化体系。
位于乳山市崖子镇田家村的胶东育儿所旧址,近年来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随着当地搜寻挖掘工作的有效推进,一份挂在墙上的乳娘和保育员名单,一直在不断拉长,然而,另一张名单正在不断缩短。记者在采访时获悉,目前仍在世的乳娘仅剩四人,而当年的乳儿们,如今也多在七八十岁的高龄。如何留住红色记忆的根,如何将红色乳娘文化发展成一种民众的共同记忆,成了乳山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为让红色乳娘精神品牌融入群众生活,乳山通过创作影视文学作品,组织红色书画联展,开展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讨会等,让乳娘精神在交流互动中传承发扬。通过开展十大杰出母亲、十大孝星、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德向善、孝老爱亲”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大力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和红色文化保护工程,对重点村的红色历史、民俗遗址等进行全面普查、整理,从而讲好乡村红色故事。
在此基础上,乳山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精品创作与传播。红色文艺精品吕剧《乳娘》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文艺精品工程奖;情景剧《红色乳娘》在山东省庆祝建党95周年文艺演出中隆重上演,,大型民族舞剧《乳娘》走进北京国家大剧院,山东省委将学习乳娘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内容,纪录片《胶东乳娘》荣获第53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雷米奖金奖。“忠心向党、大爱无疆”的乳娘精神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并逐渐发扬光大。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2025-05-13养狗后主人最爱说什么呢养狗的朋友圈心情说
- 2025-05-13古代养猫会被咬震惊在古代养猫就好像娶老婆
- 2025-05-13在马路附近养什么狗马路上遇到了一群流浪狗
- 2025-05-13人类最初为什么要养狗人类最初养狗目的是个
- 2025-05-13养狗和养猫谁好一点养狗还是养猫研究发现撸
- 2025-05-13领养猫弟弟成都成都办理电子犬证达418万
- 2025-05-13养猫的人细腻女生们你们知道养猫的男生身上
- 2025-05-065万元给家大装修男子代哥提亲花5万装修破
- 2025-05-06广州壹家装装修10万装出50万高级感广州
- 2025-05-06好看的大妈家装修风格成都50岁阿姨因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