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经济新闻

教育儿子的三件事是什么王阳明家训教育孩子

2024-06-19 来源:橙子资讯

说到教育,我们很容易想起学校,想起老师。其实不然,从孩子降生之后,他们就已经开始了学习。而父母,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

一个孩子的未来在哪里?在家庭教育里。

父母才是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人。

01

做个好人,比什么都重要

古语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保持良好的品德,才是家庭兴旺延续的根本。

王阳明曾经被刘瑾追杀,在龙场被乡民攻击,历经人心险恶,但他依然愿意相信善良。

他以德报怨,帮助乡民建房、读书、耕种。

王阳明给孩子的信里说:“凡做人,在心地”。

做一个好人,比什么都重要。

● 善良的人干净温暖,他们往往有更好的人缘,更多的朋友。

● 善良的人有底线,他们不会去做危害别人的事,也自然不会招致祸患。

● 善良的人内心有光,他们心中有一份谁也夺不走的温暖。

02

勤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

古人说:诗书继世长。

王阳明家训的第一条就是:勤读书。

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过去是,今天也是。

王阳明读书一生勤奋,在小时候,每天都要读书到半夜。以至于曾经累得吐血。父亲王华担心他的身体,每天都要去敲门,强迫他熄灯睡觉。

当然,尽信书则不如书。

书,要读,但是不能读死,要教给孩子吸取其中的精神。

王阳明读的兵书很多,但是他认为这些兵书虽然讲得方法很多,但是只教给他一点:“不动心”。

其次是要读经典。

世上的书汗牛充栋,要是都读的话,一辈子也读不完,所以只读经典就好,其他的书虽然说法各异,但充其量都是经典的注脚而已。

一个人只要养成了终生读书的习惯,也就相当于把人类历史上的智慧化为己用。

会读书的孩子,有知识,有眼界,有格局,只要他守好内心的善良,家长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03

知行合一,勇于实践

善良,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动词。

我们说一个人善良,定然是他做了善事。光说不练,是假把式。读书亦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事情,都要落在实际行动上才能作数。从小要教给孩子动手的能力,实践的习惯。

王阳明一生成就颇多,诗词绘画、书法兵法、教育军事,几乎无一不精。这得益于他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

生活中遇到问题,不妨先让孩子动手做一下。

三思而后行,不如小步前进,大胆试错。在行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再由新的认识出发,改变自己的策略。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欲速则不达。

熟能生巧,不断坚持,这样的孩子,才能拥有一个完满的人生。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文推荐

《都挺好》大结局:婚姻中,女人最该看透的4件事《都挺好》没说破的真相:世界正在狠狠惩罚溺爱孩子的父母【溪山拾遗】专栏:孔学堂写意

姓、名、氏,这里头的说法你明白吗?

诗词里的10座“樱花之城”,城城秒杀北海道

书法正式纳入2019年中考,书法特长加10分“夸夸群”火了!你会用诗词夸人吗?酒的称呼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搞了半天,原来咱家的门不叫门!真正的门长这样!

长知识 | “以茶代酒”的说法从何而来?《红楼梦》告诉我们的5条社交潜规则

为什么不能在孩子面前争吵,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溪山拾遗”征稿启

体育画报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杂志社

百科论坛官网

中国航班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