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器用的铁墩叫什么大同市非遗李家泉铁
李家铁艺产生于石家田乡温东堡村,在该村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手中传承和发展、发展中创新,使这一民间技艺流传至今、长盛不衰。
打铁看似粗活,其实非常细,比如把握烧铁的火候,就十分讲究,看上去好像很简单,但其实也并不易学。手工打铁共有10道工序,具体如下:
1、选料:根据经验,通过目测和手掂选择硬度合适的铁料,合适的铁料可以节省烧制和锻打时间。用氧气切割机将铁料切割出坯形。一般会多切割出几块来,以供挑选。
2、蘸火:将切割好的铁料放到炉灶中,手握长柄铁钳来回翻动,使铁料充分受热,软化。
3、锻打:将加温到一定程度的铁料夹到铁墩上,举锤反复敲打。凭目测不断翻动铁料,将坚硬的铁块根据需要变成方、圆、长、扁、尖形。
4、调整定型:锻打后的铁料逐渐变黑、变冷后,再次放入炉中烧制。烧到一定温度用大剪进行裁剪至合适的尺寸。
5、夹钢:夹钢有两种方法,一曰明钢,一曰暗钢。所谓明钢,是在刀具的关键部位,刀刃上用钢全部包裹了铁料;所谓暗钢,是在刀刃的部位将钢与铁混杂敲打在一起。
6、冷加工:待打造的物件冷却后,用锤子反复敲打,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平整。
7、淬火:锻好的铁件放入水内,“哧啦”一声,热气腾起,即可将之取出来。淬火时,须保持铁器的足够温度。
8、退火:锻件淬火后硬度变高了,但脆性大了,容易变形,甚至出现细小的裂纹。可将之重新放回火炉加温来调整硬度。
9、阔刃:以前用石头磨石反复打磨来为农器具开刃,现在用砂轮机代替磨石开刃。
10、打磨、按把手:最后则是把打好的铁具打磨干净、光滑,并安好把手。一把农具就做成功了。
选料
该技艺已经在李家传承了五代了。第一代是李寿成(生卒不详,李星的师爷),祖籍山东大理寺,抗日战争期间来到山西,挑着担子流动打铁,后来落脚到孤家峪(现在是石家田乡贾庄村的自然村),在此终老。在孤家峪时,依然挑着担子走村串巷,为百姓打造农具。自己独创了名为“独基牛”的手枪和抬枪(为口径10厘米、总长3米的托枪),曾义务为八路军修理过土火枪、三八大盖、762枪(从日方缴获)等各类枪支。
第二代是李仁(李星的祖父),1883年生,1961年逝世。李仁早年在山东大灵祠拜李寿成为师,跟随学习。
第三代是李文彦(李星的父亲),1916年生,1996年去世,12岁时随父亲跟李寿成师傅学艺,一起经营打铁摊。1956年在灵丘机械厂当工人,1958年分配到石家田钢厂,研究制造碾磨轴承自动化技术,1970年前后钢厂解散后,在温东堡村落户,办起铁匠铺,将打铁手艺传给了李星兄弟四人。
第四代是李星,1954年生,现年61岁,初中学历,小时候就跟父亲学习打铁。1971年在石家田农机站工作,1981年在太那水铁矿(乡镇企业)从事电气焊修理、农机异型加工,1983年承包农机站修理摊,1985年在本村办了打铁铺,一直经营到现在。
第五代是李根生(李星的儿子),1978年生,现年38岁,20多岁时跟随父亲学习打铁,现在已经掌握全部技能,同父亲一起经营打铁铺。
山东师傅的炉子叫“义美泉”,徒弟分成三家,我县这家叫“泉盛炉”。
李星的四弟
焊接钢条
调整
刻刀把
烫眼
每一把家用刀具和农具上,都刻有他的“泉”字标志。
铁匠师傅当年也是一个文艺青年
铁器成品有与传统生产方式相配套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品,如犁、耙、锄、镐、镰、铲、菜刀、砍刀、宰猪刀、剪刀、马掌、驴掌、铡草刀等。还可以根据群众需求,进行量身定制,产品销往广灵、涞源、蔚县等周边县城。
(灵丘县委宣传部 孙海进)
- 2025-05-13开店养猫手账手账简笔画素材教你绘画出养猫
- 2025-05-13女主让男主当她的狗养作为爽文系统的女主我
- 2025-05-13家养猫吃东西养猫必喂15种食物穷养也不生
- 2025-05-13养猫不让业主养小区违规饲养宠物这事儿谁来
- 2025-05-13家里无人住养猫把猫留在家中无人照看时应该
- 2025-05-06法式家装原创装修收费标准皇家宫廷般的法式
- 2025-05-06个人承包水电安装家装修
- 2025-05-06艾迪家要装修多久嘉定老房装修公司排名前三
- 2025-05-06定制一家三口小户型装修小户型大变身75成
- 2025-05-06何塞律师家装修记者姆巴佩母亲此前对弗洛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