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适销对路

温江哪里有维修电器的新闻现场丨手艺人组团

2024-07-31 来源:橙子资讯

视频加载中...

随着时代变化和城市发展,一些手艺人变得可遇而不可求,而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进行小修小补,手艺人不好找,这可怎么办呢?

在成都市温江区游家渡社区就有两位手艺人,一位正在修鞋,另一位正在磨刀。两位师傅摆摊的地方,属于游家渡社区的达人服务超市,这个超市在上个月刚刚开业,汇聚了社区中的手艺人。

社区党总支书记:因为居民反映手艺人不好找,我们给上级报告以后,就让网格员去找了一些手艺人,把他们集中到这个地方来。我们给他们提供场地,而他们给老百姓提供服务,提供方便。

成都市民 曾女士:手艺人集中到这儿来比较好,大家方便。

正在补鞋的师傅名叫熊忠万,今年70岁。熊师傅做补鞋匠已有28年的时间了,他年轻的时候还在一家鞋厂工作过。他说,补鞋对于他既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一个爱好,他喜欢琢磨如何让坏掉的鞋子重获新生。

手艺人 熊忠万:先粘胶再上线。

记者:你眼睛还得行不?

熊忠万:看得到,眼睛看得到,又不耍手机。

一旁磨刀的师傅名叫王志成,今年已经77岁了,王师傅说,可别小看了磨刀这门手艺,里面可是有门道的。

手艺人 王志成:磨刀要分左右手,右手用刀就要磨这边,左撇子的就要磨那边。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就是大家都喜欢这些手艺人的原因。除了两位师傅外,在这个达人服务超市还有植物急救医生、便民裁缝铺、家电维修服务点和理发点。在志愿者服务岗还可以找到其他达人的联系方式,比如有社区厨师、社区书画家、社区工匠、水电维修、社区司仪等等,他们都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原本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老手艺,因为这家社区达人服务超市的出现,而再次焕发了光彩。今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对外发布《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规范有序发展集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于一体的社区工坊,明码标价,提供平价维修服务。随后,四川省也印发了《关于支持成都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意见》,提出让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鼓励发展具有市井烟火气的社区商业。生活需要小修小补,而城市的老味道也离不开这些老手艺。

记者快评:“小修小补”是民生 应有“一席之地”

“小修小补”看似不起眼,却是人间烟火,更是关系百姓生计。随着城市建设、新建小区管理也变得严格起来, “小修小补”的空间少了;而一些老旧小区改造之后,原来的固定摊位也没了地方。此外,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小修小补”的需求也在下降。那些“磨剪刀、戗菜刀”的服务喊声渐渐远去,你上次听到是何时呢?

磨剪子嘞戗菜刀 ,小时候我们听着那些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吆喝着服务,施展着才艺。有的帮我们剃头,有的帮我们磨刀,有的帮我们翻瓦,生活的气息非常地足。而这些年的发展变化真的很快,快到许多行业和工作,都升级换了代。原来的一些手艺人,好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 。

但同时呢,我们的生活又需要一些“小修小补”,比如说鞋子坏了,钥匙需要多配一把,衣服需要改下尺寸,菜刀菜板需要磨一磨等等。按理说,有需求就有市场,但是需求不大的这些“小修小补”,又没有办法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运营。怎么办呢?近期,商务部出台了系列指导建议,积极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所以,像温江这家能把“小修小补”集合在一起,让手艺和匠人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的方式,我们觉得挺好。不光是老年人,我们其实也需要此类传统服务和帮助。“小修小补”,考验的也是城市管理者的“绣花针”功夫。鼓励“小修小补”回归街头,何尝不是城市人性化管理、精细化治理的进步?

去美国看病的中介排名

dolutegravir

出国看病

海外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