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寒指南有哪些 开养藏身心的御寒方有哪些
御寒指南有哪些 开养藏身心的御寒方有哪些
一、御寒的方法有哪些
1、温阳滋补的食物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多食用温阳滋补的食物,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能让身体快速暖和起来,如羊肉、白萝卜、枸杞、栗子、红糖等。
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耐寒能力;B族维生素有利于正常代谢;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维生素E可以使血液循环顺畅,调整体内激素平衡。
3、吃火锅
吃火锅简直是我见过最机智的御寒方式,大铜锅往前一摆,涮二斤肉下肚,胃里也舒坦了,身上也暖和了。更重要的是,吃饱了才有力气跟冬天作斗争啊!
4、提高抗寒能力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因此,此时节一定要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和体育锻炼。比如平时要坚持用冷水洗脸,慢跑、打拳、舞剑等方式,都可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二、开养藏身心有哪些御寒方
“小寒大寒”是新旧交替,“运”、“气”循环变化之始。这个时节天寒地冻,气候却也由“冬藏”转至“春生”,天气可能冷风刺骨,但也会有阵阵暖意。在这样的天气变化中,若保养不当,很容易让身体感觉不适,甚至引发或加重哮喘、心脑血管疾病等。所以根据天气变化特点,我们要对饮食、起居、运动等做好时天时地时宜的调整,开出岁末辞旧迎新中适合自己的“御寒方”。
首先要防寒。防寒做得好,冻疮不来找。对于容易长冻疮的人,可用辣椒根(或辣椒)煎水泡洗手脚,或者用柚皮150g、橘皮100g、生姜20g来煎水,熏洗浸泡患处每天一次;也可内服当归四逆汤(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大枣10克,细辛3克、木通6克、炙甘草6克),煎水分3次服。
天冷了加衣服自然是保暖首选,但与此同时,露在外面的头部、脖子、双手也得做好保暖工作,这一点常常被人忽视,尤其是男士。俗话说,“神仙也怕脑后风”,作为诸阳之会的头部保暖若做得不好,很容易引发鼻炎、头痛等疾病,这也成了很多中老年人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头部保暖也不能忘记口鼻,因为寒凉的空气也容易让抵抗力较弱的人患上急性鼻炎。要避免被鼻炎袭击,除了戴围巾、口罩之外,回到家还可以用温水冲洗鼻腔。
“树枯根先衰,防寒先暖脚”,寒冬里养血补气离不开泡脚。可取桂枝10g、砂仁6g、吴茱萸6g、白豆蔻10g、淫羊藿30g、生姜10片、仙茅10g泡足。而且热水泡脚,水温不要太高,用水量一定要淹没过脚腕以上。泡完脚还可以适当按摩足底,因为脚底有很多穴位,能缓解疲劳,帮助睡眠。
小寒大寒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我们应早睡晚起,着眼于“藏”,不轻易扰动阳气,也不过度忧心操劳、躁动心神。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小寒大寒冻成一团”的时令里,我们就一路“静”到底。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此言不虚。冬季适当适度地锻炼对养生很有好处,运动能使血液循环加速,让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提高人们的御寒与抵抗疾病的能力。不过在“小寒大寒”节气里,运动出汗的一冷一热很容易感冒,而且冬天的早晨气温过低,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所以要注意,在室外活动最好等太阳出来之后再进行。锻炼之前,可先进行些准备活动,如搓脸、伸展运动、拍打全身肌肉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强韧带的弹性、关节的柔韧度,还能预防冻伤和感冒,不给诱发其他疾病的可乘之机。
从小寒到大寒,进补的食物量应逐渐减少,多添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如肉桂、花椒、韭菜等,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可食用八宝饭、糯米饭,喝鸡汤,炖羊肉白萝卜,煲白胡椒猪肚汤等;年轻人别因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物长出痤疮。
多食蔬菜根可使人身体强壮,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冬天吃蔬菜根能御寒,取芹菜根60克,大枣10枚,水煎,吃枣喝汤效果好;将韭菜根捣烂湿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可治跌打损伤。
冬天恰是进补的好时机,黄芪补气升阳、益精固表、利水退肿,有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的效应;当归味甘微辛,可补血和血、调经止痛;人参也是很适合冬日的补品。
南方人通过按摩阴陵泉、关元、肾腧等穴位,可温阳化湿;北方人按摩关元、肾腧、太溪等穴位既可温阳还能防燥滋阴。还可按摩加艾灸,每天睡前泡脚,然后按揉脚踝内太溪,艾灸关元和肾腧各5分钟。
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冬季保暖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运动量小的活动还是要坚持进行锻炼。
三、御寒多吃5种食物
1.葵花子
丰富的铁、锌、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E,使葵花子有一定的补脑健脑作用。实践证明:喜食葵花子的人,不仅皮肤红润、细嫩,而且大脑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言谈有条不紊。
2.海带
海带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卵磷脂等营养成分,有健脑的功效,海带等海藻类食物中的磺类物质,更是大脑中不可缺少的。此外,海带富含钾元素,多吃能御寒。
3.枸杞
神农本草经》记载它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功效,对于因肾阴、肝气不足引起的下肢无力、头晕耳鸣、遗精不育、视力减退等诸多表现有积极的治疗效果,被历代中医典籍推崇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良药。
4.栗子
栗子不仅补脾健胃,更有补肾壮腰的作用!多吃栗子,可缓解肾虚引发的腰痛症状,激发身体阳气,还能补充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
5.花生
性味甘、平,可健脾和胃、润肺化痰、益气止血,用于脾虚消瘦、食少乏力、干咳少痰、产后乳汁不足等症。花生中的脂肪可使肝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促进排泄,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用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四、冬季御寒别碰这哪些误区
穿厚厚的棉衣
感觉寒冷的时候,很多女性的第一反应是穿上更加厚重的衣服,以抵挡寒气入侵。但其实,太厚的衣服不仅不利于保暖,还不利健康。因为厚厚的衣物会妨碍皮肤正常的“呼吸”和汗液的蒸发,容易引起瘙痒、干燥等症状。
睡觉用电热毯
深度睡眠时保暖很重要。然而将全身都暖和起来的电热毯,会令身体产生依赖,导致身体自身产生热量的能力降低。
相比电热毯,热水袋是你的更好选择。因为热水袋在将人体血液运行调至最佳状态后温度下降,无损于人体自身产生热量的能力。
关紧门窗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将家里门窗紧关,以为这样室内温度更高,有利保暖。其实不然。
专家介绍,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500余种化学物质,而仅从呼吸道排出的就有149种之多。空气中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尘,在这样的空气中,人容易感冒、咳嗽,所以应该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新鲜。冬季要促进血液循环,促进代谢,要注意适当的去让空气流通,打开窗通风换气。
- 上一篇:口腔溃疡应该吃什么好 五种水果可帮你缓解溃疡
- 下一篇:孕妇初期吃什么对胎儿好呢?
- 2025-05-06禅式家装风格装修143现代禅意风温文尔雅
- 2025-05-06富强家装修公司怎么样婆婆把13112平米
- 2025-05-06华夏家博会有装修么郑州家博会来袭带你领略
- 2025-05-06积木家装修软装价格全屋案例80新中式全包
- 2025-05-06刚装修家需要报停暖气暖气报停复热信息修改
- 2025-05-06公主的家怎么装修好看30款公主房装修设计
- 2025-05-06红米家纺店装修走访深圳小米之家旗舰店更接
- 2025-05-06大学城曾家装修缩短行政审批时限三个月为3
- 2025-05-06地下室装修家影院别墅地下室改造家庭影院
- 2025-05-06儋州装修客厅花柜多少钱国文股份拟购买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