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第一站长

馊饭养花丈夫带队端掉日军炮楼妻子在日军眼

2024-08-20 来源:橙子资讯

王吉清、武向林夫妇是十堰少有的抗战老兵夫妇。二老都有一枚2015年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人物档案】

王吉清,1926年生于河南省安阳县铜冶镇,18岁入党。今年94岁的他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1951年在长春与武向林结为夫妇,1970年一同支援二汽建设。1987年,从东风公司销售处离休。

武向林,1930年生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8岁时被送到王吉清家当童养媳,12岁担任抗日儿童团团长,16岁入党。1985年,从东风公司机关总部体协离休。

1952年,阔别已久的王吉清与武向林再次相见。二人在长春成家。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朱江 通讯员 潘思思 报道:9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张湾区的东风公司机关家属楼4楼,拜访王吉清、武向林这对抗战老兵夫妇,正巧遇到小女儿王英在家照料父母。

94岁的王吉清、90岁的武向林夫妇养育了4个女儿,且都住在十堰。现在,每个女儿轮流与父母住一周。这对九旬夫妇思维敏捷,讲话幽默,心态乐观。他俩每天下楼散步,不用拐棍也不要人扶,身体很好。

两位老人在家中,向记者讲述了那段难忘的抗战经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是十堰少有的抗战老兵夫妇。二老都有一枚2015年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王吉清参军后的留影。

王吉清:

带队端掉日军炮楼,被奖励15斤小米

铜冶镇位于河南省安阳县西北35公里处,地处河南、河北两省三县交界,属太行山余脉浅山丘陵区。1926年,我出生在铜冶镇的一个普通农户家里。我在家排行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不幸的是,姐姐和妹妹先后夭折,家里就剩下我一个独子。

1943年,日军进村把17岁的我抓到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的井陉煤矿3号工坊622号。这里关押的全是被抓的八路军。戒备森严的煤矿上,我和其他两三百号人每天都在日军的机枪和刺刀监视下,被逼迫着进煤窑干活。

为了防止逃跑,日军逼着我们把鞋子统统脱掉,并全部没收。下煤窑干活的时候,我们也光着脚。

过度劳累加之严重营养不良,我患上了“羊毛疔”。顾名思义就是说人身上长的疔,形状像羊毛一样,严重时会丧命。症状初起,我头痛欲裂,全身一会儿寒一会儿热,腹部绞痛。这时,一位八路军老中医想办法给我治病。没有药材,他每天坚持给我扎针,慢慢地病情有所好转。现在想起来,也算是死里逃生。

病刚好转,日军又强迫我下煤窑干活。有一天,一个年轻人主动提出替我上工。孰料,下井不到10分钟,煤窑就坍塌了!虽然我这次又是死里逃生,可眼看着工友们被日军逼得连命都没有了,我愤怒极了,暗下决心一定要从煤窑逃走,找游击队一起杀敌。

日军在煤窑里里外外一共布设了三层电网,要想出去必须有通行证。一天,我趁日军不注意,悄悄偷走5个通行证。于是,我和另外4个工友一起,顺利通过了电网。我们光着脚,硬是一路从井陉煤矿走到了石家庄。

井陉煤矿地处晋冀两省交界地带,就算现在驾车从井陉煤矿到石家庄,全程也要50多公里啊!

万万没想到的是,我们从石家庄坐火车到达安阳县丰乐镇时,又被日军抓了!缺少劳力的日军,强迫我们在铁路上扛箱子。当时有两个日本兵端着枪,盯着我们这些扛箱子的人。趁他们打喷嚏不注意的时候,我瞅准时机,扔下箱子撒腿就跑,耳边全是呼呼的风声。等日本兵发现并朝我开枪时,我已跑到百米开外,身后只听到枪响。万幸的是,子弹没有打中我。就这样,我又一次死里逃生。

长期在煤窑赤脚干活,我的脚和腿全部脱皮了,回家后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等长出新皮才开始下床活动。让我悲痛万分的是,离家期间,爷爷被日军推到井里用石头活活砸死、二伯在被日军抓走后跳火车摔成了残废、堂弟也被日军炸死……怀着国恨家仇,我毅然加入抗日游击队,并担任村里的武委会主任。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1944年投身革命参加当地民兵武装的我,带领二区的民兵端掉日伪军的炮楼,成功取走5个地雷,上级为此奖励我15斤小米。

王吉清(后排右)与武向林结婚后,先后生下4个女儿。这是夫妇俩与王吉清父母及女儿们合影。

武向林:

在日军眼皮底下传递情报,被评为“斗争英雄”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一个小山村。隔着一条漳河,与丈夫王吉清的家相望。

我们兄妹四人,我排行老二。家里有比我大4岁的哥哥,分别小6岁、小两岁的两个弟弟。父亲在煤矿干活,养活全家。在我6岁那年,因矿井瓦斯爆炸,父亲不幸被炸死。家里没有田地,生活陷入极度困苦中。

为了谋生,母亲带着小弟弟离开我们村,到地主家干活去了。这时,哥哥当童工独自走了。6岁的我只好带着4岁的大弟弟,四处流浪讨饭。

1938年,日军进村抓壮丁、抢粮食、强奸妇女,无恶不作。1942年我12岁的时候,日军开始在村里盖炮楼,我们就无饭可讨了。因为,村上家家户户逃得逃、关门的关门。母亲为了让我们逃命,把大弟弟送人,又通过熟人把我送到河对岸王吉清家当童养媳。这时,新四军晋冀鲁豫边区太行五分区安阳二区小队开始在这一带开展工作,政委李珍成了我从事革命的启蒙老师。见我长相酷似男孩,且聪明伶俐,就让我当了抗日儿童团团长。

李珍很喜欢我这个假小子,交代什么事情,我总是一点就透,而且手脚利索,干活卖力。

很快,日军扫荡越来越频繁。为有效阻击日军,就得获取更多的情报。儿童团成员里,就属我最机智勇敢。一天,李珍把我喊到跟前说:“假小子,给你个艰巨的任务,敢不敢接?”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没问题!”这天,我把头发挽起来,用白羊肚毛巾裹上,换上男孩的衣服,和另外一个大我两岁的男孩一起出发。

当时,地下工作者杨树勋早已潜伏进了日军的炮楼。他取得情报后,把敌人的行动计划写在纸上,交给佯装为日军做饭的炊事员王俊文。王俊文用一块面团把纸条包住,和日军的剩饭剩菜混在一起,倒在炮楼外面。就在这时,埋伏在炮楼附近的我和同伴悄悄接近垃圾堆,假装讨饭找吃的。我俩一遍遍地在潲水馊饭里寻找,终于把面团刨出来了,情报纸条完好地包在里面。我欣喜若狂地拿着这块面团,交给了新四军。

这天,我和同伴不但成功取回情报,还抬回来小半桶食物。就这样,我经常活跃在新四军和日军的炮楼间,为消灭敌人获取了不少重要情报。

因为我在王吉清家是童养媳,而且经常参加儿童团和游击队活动,很快被日军察觉。当他们赶到王吉清家时,我已经逃跑了。这时,日军误认为王吉清和他父亲是抗日战士,便将王吉清抓到井陉煤矿干活,把他父关押到安阳监狱。

到了1945年冬天,晋冀鲁豫边区太行五分区在长治召开第二次英模会,我作为“斗争英雄”被推选参加。随后,我随200多人参加华北独立师十三团。那时,15岁的我背着行装夜行100里。解放后,我担任安阳地区区长,也是这个地区的第一位女区长。

王吉清耳朵较背,小女儿王英用笔和他交流。

解放后,两人奇迹般重逢结为伴侣

抗战胜利后,王吉清被送到华北军政大学深造一年,1946年在炮三师任指导员,参加过解放太原、解放大西北等战役。抗美援朝结束后,王吉清转业到一汽工作。

巧的是,1952年武向林也从部队转业到一汽,从事政工工作。

也就是这一年,阔别已久的王吉清与武向林再次相见。二人在长春成家,先后生下4个女儿。1970年,他们共同支援二汽建设,直到现在没有离开过十堰。

到了十堰后,武向林任二汽政工组副组长。政企共建时期,在十堰市城建局担任5年副局长。

这对年逾九旬的老夫妇有什么养生秘诀吗?武向林告诉记者:“我们老两口心态好,从来不吵架,也不互相埋怨。”“吃东西粗茶淡饭,家里和气一团。”王吉清补充说,每天晚上9点多就睡了。“我们不争不吵不发火,饮食粗细搭配,清淡为主、粗粮为主;不沾烟酒;每天水果不断,晚上喝小米粥,坚持散步锻炼一小时。”

“乐于助人,乐善好施;心态平和,看淡得失”,也是这对九旬抗战老兵夫妇的养生秘诀。老两口还告诉记者,他们喜欢看电视新闻频道、养花、读报;离休后每年外出旅游观光,陶冶性情。“每天晚上,泡脚按摩40分钟。”

谈起如今的幸福生活,这对九旬夫妇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我们人民就不可能翻身当家做主人。”

【编后】

重温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感受抗战精神的历史传承。目前,十堰健在的抗战老兵仅有20余位,其中年龄最小的90岁,最大的98岁。当历史的硝烟散尽,幸存下来的抗战老兵,如今垂垂老矣。

这些抗战老兵的铮铮铁骨,堪称抵御外侮的民族脊梁!虽然时间过去了70年,但当年的抗日战争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历史伤痕。如今,他们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抗战英雄,也是十堰弥足珍贵的财富。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他们保家卫国,浴血奋战在一线,九死一生。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走访十堰抗战老兵,听他们讲述难忘的抗战故事,正是为了拨开历史的尘埃,启迪未来。在这个重要历史时刻,重新审视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意义重大而深远。(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 编辑:木子)

武侠故事期刊

文物鉴定与鉴赏编辑部

知识文库杂志官网

理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