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城市梦想

城阳区领养猫猫人生百态今生不养猫

2024-11-14 来源:橙子资讯

李茂鹏/文

猫自古就是人类的朋友,除了有灭鼠的天性外,猫还是能登大雅之堂的动物。你看:无论是苏绣,还是湘乡以猫为题材的图案太多了:如猫蝶图、猫戏牡丹图等,这类图案频繁地出现在各种物件的装饰上:茶具上、看盘上、地毯上、枕巾上,应用范围之广,几乎涵盖了人类的全部生活。至于各种画作,不管是国画,还是油画,还是素描,猫的形象更是要表现的内容。北京人多喜欢养猫,过去北京的家道小康是以“石榴、鱼缸、花猫、胖丫头”为标志的。宋徽宗应该是喜欢猫的,对猫的观察十分仔细。他观察到:中午时分,由阳光的照射,猫的眼睛总是眯成一条竖线。有画家画一幅猫几羡鱼图,献给徽宗,猫的眼睛睁得溜圆,宋徽宗让这位画家对猫观察仔细了再画。钱钟书先生也是喜欢猫的人,据杨绛回忆,他家住北大宿舍,与梁思成先生为邻,寒夜两家的猫在房上打架,钱先生就披衣,拿了竹竿,出来为自家的猫助战。冰心老人喜欢猫,是人所共知的。现在经常看到的照片是:老人坐在沙发上,抱着一只猫,猫儿憨态可掬,老人神情安详,给人一种温馨安宁之感。

我家也养过猫。母亲喜欢猫。早年养过一只白毛黑花的小花猫。一个夏天下雨的下午,大姐抱着我——一个未满二岁的小孩,拿着我的小脚逗猫玩。一不小心,被猫爪抓破了右脚背,流了血。然而,小猫给孩子,乃至便宜更多的带来的是笑声和欢乐,例如:将乒乓球或其它有弹性的球一扔,小猫就迅猛地扑追上去,将球抓住,再就是将小皮球放在帽子下面,轻轻一拉帽沿,由于皮球在动,帽子就会颤颤巍巍地在蠕动,小猫见此,如临大敌,缩颈弓背作攻击状。且怒目圆睁,喉中发出鸣鸣的威胁声,待观察一会,就猛上去。当你再轻扒帽沿,帽子微动时,小猫逐渐熟悉了这套戏码,就不正式发威了,而是缓步走上前去,用前爪轻轻拨弄帽子,目光专注,若帽子有稍大幅度的动弹,小猫则立刻稍退,伏下身子作攻击状。这在生活困难、没有娱乐活动、小孩也没有玩具的时代,这真成为全家的欢乐时刻。当时家里的常态场景是:母亲坐在炕上悠闲地吸着烟,任烟雾时升时卷,小猫就趴在母亲身边。姐姐,二哥常坐在炕沿上,陪母亲聊家常,小猫也趴在炕上,并不怕家里人,还不时抬头看看我们,好像能听懂似的。但外人一来,尤其是人多的时候,它就藏到什么地方去了。有一次,好像是夏天,母亲告诉我:“小猫招虱子了”。我就买了DDV,兑了盆温水,自认为用了最小的剂量,在母亲的帮助下,将小猫入在盆里洗澡。结果虱子是杀死了,小猫也中毒而亡了。姐姐下班来看望母亲,知道此事后说:“只知道给人用药,不会给猫用药”。诚然,小猫的体重约是人的1/50-1/60,即使用小的剂量,猫也是吃不消的。我的心情也消沉了多日。过了不久,邻家大嫂又给母亲送来一只小猫。母亲在刚收养小猫时,都会将它带到灶王爷面前,拿着猫的双爪拜灶王说:“小猫拜灶王,拉屎尿尿跳南墙”。可有的猫就是不理这个茬,在桌下,铺下拉尿,这只猫就有这个毛病,虽经“教育”,也不改正。我力主不要此猫,对此,母亲很矛盾。二哥见母亲为难,就将猫带到延安附近丢掉,谁知过了一天以后的晚上,猫又回来了。看着它凌乱毛发,母亲更痛惜它了。不久小猫又怀了猫仔,丢猫的事只好作罢。小猫是腊月里产仔的,生了四支小猫,当时母亲在二哥家住,我用一只纸箱,里边垫上厚厚的旧棉花,权做猫的暖房,每日喂猫,给它们清理粪便。开春后,猫仔渐渐长大。天气转暖后,母亲也回家住,将小猫一一分了出去。至此丢猫之事又提出来了。最后,二哥去城阳公干,就将猫放在布袋中,又放在包里,到城阳下车后,在一人少处,将猫放出,小猫双眼直楞楞的十分恐慌,站在原地很长时间没动,直到二哥推它几次后,才恐慌地跑到附近的田野中。这件事使二哥受到了不小的刺激:小猫直愣愣恐慌的眼神,小猫沦为野猫的悲惨命运,是他心中许久挥之不去的阴影。1985年秋初,姐姐不幸去世,母亲愈加寂寞。尽管远在台湾的大哥想尽办法,让母亲去日本、香港聚会,后来两岸缓和,大哥经常回青探纯洁。二哥则每日不止一次地回家看望母亲,与母亲拉家常。我也要求医院沦我去急诊科,值“干一休三”班,即工作24小时,休三天。当时是照顾母亲。但所有这些还是不能解决母亲——一位九旬以上老人的心中寂寞。于是,我家又养了第三只猫。此时母亲的行动已有些困难了。尤其是坐下站起来时,很费力,须扶着桌椅才能站起来。但还可以喂猫。每当吃饭时,就给小猫放些食物。我固忙于工作,又嫌养猫需付出一些精力和时间,所以对养猫也不尽心。一次我在母亲屋里坐着,母亲在唠叨着一些琐事。小猫趴在母亲身边。仔细一看猫好像全身颤抖,不正常。我将它的头抬起一看,其上唇约有一道2cm的口子,较深。这是被别的猫抓伤的。我心中恨抓伤它的那只猫。我用处理外伤的技术给猫的伤口作了处理,还好,不久伤口就愈合了。还有一次,我正在值班,家里打来电话,说母亲病重,我匆匆交待一下,就急忙往家赶。当我赶到家时,母亲已经好转。见我回来,母亲很高兴,让我扶她起来,下炕,在正间走走。我见母亲好转,心中又卦着医院的工作。母亲倚房门、拄着拐杖,眼中有些失望。此时已是深秋,满院的落叶,秋风中母亲的白发飘动,脚下爬着那只瘦猫……。这情景永久定格在我的心中,每当想起就眼泪涌出,黯然神伤。后来母亲病重,前后住院40多天,二哥和我日夜守护在母亲身边,已无法顾及小猫了。

母亲去世后,我每当看见白毛黑花的小猫,心中就会泛起一阵痛楚。这些年来,我常想母亲晚年寂寞,我就应当入下其他的一些事,好好养好猫,让母亲多一点安慰。可我没有做到。一想到母亲飘动的白发,脚下的那只瘦猫,就觉得对不起母亲,一种深深的悔疚。养猫是为了给母亲一点安慰,而今母亲已经不在了,今生不养猫了。

美眉杂志

现代食品

现代企业文化官网

知识文库官网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官网

名汇期刊

体育时空杂志

汽车知识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