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经济频道

望湖花园里养狗好不好卖合肥也有朝阳群众银

2024-11-14 来源:橙子资讯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在省城的很多社区、小区,都能看到一群戴着红袖章四处溜达的大妈大爷们,他们义务承担着社区的巡逻工作,抓治安、除隐患、管卫生、调解矛盾……他们的参与让社区环境更加优美整洁,邻里更加和谐,居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流动的摄像头”。日前,记者走访了合肥市县桥、竹荫里、丁香、望湖等社区,采访了多位银发巡逻队员,倾听他们的日常巡逻故事。

自从有了这支“幸福护卫队”,小区就多了一双双“慧眼”。哪栋楼的防盗门坏了,哪个地方路面破损了,哪里起了邻里纠纷……护卫队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并通知社区,参与协调解决。

人物一:张晓萍

巡逻时纠正不文明现象

张晓萍和队员们在帮忙管理共享单车。

住在县桥社区的很多居民都知道社区有一支“银发巡逻队”,他们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每天巡逻半小时以上,纠正不文明现象,为社区安全加上一道安全锁。66 岁的张晓萍,就是巡逻队中的一员。她和队里其他5名队友一起,义务在小区、社区周边巡逻,为小区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多一层保障,还会帮忙社区登记流动人口信息、入户看望高龄老人等。

张晓萍介绍,县桥社区“银发巡逻队”成立于2016 年,目前共有6 名队员,年龄多在六七十岁。张晓萍说,他们每天都会安排队员巡逻,按照排班表,每次两到三个人,巡逻时间保持在半个小时以上。

“胡乱张贴小广告、‘店外店’(店外摆放商品)、乱停自行车、随意倾倒垃圾……这些不文明的现象我们都纠正。”张晓萍表示,虽然有的人也不听劝,但更多的人经过劝说会接受意见。

张晓萍是个热心肠,除了参加巡逻队,还参与社区议事会的事务。“我们是居民和居委会之间的一个桥梁,负责提交居民的意见,为居民解疑答惑、宣传政策。”张晓萍还自豪地说,他们今年干成了一件“大事”:“把安庆路上的杨絮问题给解决了。”原来,安庆路上杨絮较多,经过张晓萍他们实地探访了解,并积极向上反映,最后安庆路上的杨树有的被砍掉,有的被绝育。

张晓萍说,能为居民解决问题,内心很有成就感。虽然每天很忙,但是日子就这么过充实了。“我退休了身体还不错,能发挥点作用挺好的。自己也能接触一些新事物,觉得很开心。”

人物二:闫金城、杨素侠

“银发夫妻”结伴入队

闫金城和杨素侠夫妻二人在夜间巡逻。

今年5 月,丁香社区航鑫家苑的“皖安巡逻队”正式成立。70 多岁的闫金城、杨素侠夫妇成了队伍里的第一批队员。“这是件好事,我们一定要参与。”他俩说。

巡逻队按照排班表轮流值班,两个人一组,一天巡逻一次,一次大概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在小区内到处走走,关注小区的治安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督促环境卫生……这都是我们的工作内容。”杨素侠说,刚开始这个队伍里大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现在注入了“新的血液”,又增加了很多50多岁相对年轻的成员。

杨素侠说,航鑫家苑的房屋面积比较小,地段也不错,所以小区里租房的人口特别多,人员复杂,这也使他们在巡逻时更提高了警惕性。“虽然值班有日期安排,但是作为巡逻队的一员,我们其他时间在社区闲逛时也会多加注意。”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杨素侠也由衷地开心。“当你加入这个队伍,你就对小区有了一份责任,像破坏公物、乱丢垃圾这样的事情你肯定是不会再做的了,社区只会变得越来越好。”杨素侠说,看到有人在社区里来来回回地巡逻,居民们也会感到更放心,她打心底里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杨素侠表示,也有不了解情况的人问社区一个月给他们多少钱,“其实都是义务的,我们年纪大了,其他的也干不了,能让环境更好一些、更安全一些,我们就觉得挺满足的。”

人物三:幸福护卫队队员

小区多了一双双“慧眼”

“幸福护卫队”的队员在排查安全隐患。

“工作可以退休,党员的身份不能退休,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更不能退休。”这句话,是望湖街道望湖社区福桂苑小区“幸福护卫队”全体队员的共同誓言。

在福桂苑小区,这支“幸福护卫队”由楼栋党小组长、网格长、小区物业、业委会以及居民代表等10 余人共同组成,知名度较高。从2019 年3 月成立开始,他们便参与福桂苑小区的日常环境卫生巡查、安全隐患巡查、小区调解等工作,成为小区里一道特别的风景。

“既然成立了护卫队,就得好好干,可不能辜负了社区居民的期望。”“幸福护卫队”成立时,68 岁的党小组长李诗存这样对队员说。在每周一次的巡查过程中,哪里有情况,他们便会在手中的巡逻笔记上记录下来。如果事情难以解决,他们马上通过手机与队友联络,及时沟通情况,寻求解决办法。

为了不断提高巡查质量,这支护卫队还定期召开协商议事会,虽然有时在交流过程中争得脸红脖子粗,但一散会,大家都一门心思地投入到小区巡逻工作中,尽心尽力,无怨无悔。

人物四:徐士德、徐高凤

高龄父女为业主干实事

徐士德和徐高凤的父女组合在查看监控。

红袖章、红帽子、红马甲,再加上一支手电筒,这就是航鑫家苑小区“皖安巡逻队”的标准配置,徐士德和徐高凤父女俩也是巡逻队中的一员。徐高凤说,虽然父亲已经85 岁了,但仍然毅然地决定加入这支队伍。受父亲的影响,今年六月底,徐高凤也加入了这支队伍。

徐高凤介绍,这支巡逻队虽然成立没多久,但大家对它未来的发展都很有信心。“最初只有三十多个人,现在已经有六十多个人了,还有更多的人想要加入我们。”徐高凤笑着说,队长都快忙不过来了。

巡逻队每晚七点到十点上岗,最近由于天热,时间改为每晚八点到九点半。为了保障队员们的安全,社区党委除了为大家准备了手电筒,还为大家配备了紧急寻呼机,上面分别有片警、队长和小区物业的号码。“我们保障小区安全的同时,自己的安全也有保障,值班时就更安心了。”徐高凤欣慰地说。

他们巡逻时根据发生事情的不同类型,上报给不同的部门,并且贯彻及时反映、尽快解决的原则。“有一次我们巡逻时,居民反映说小区大门的防盗门坏了。我们马上就反映给了物业,当晚门就被修好了。”

徐高凤也表示,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小区没有充电桩,很多居民就从楼上拉线给电动车充电,我们知道这很危险,想制止居民拉线,但是充电问题又如何解决呢?”徐高凤说他们正在不断地向部门反映,希望电动车充电的问题可以早日被解决。

“社区的居民们都为我们点赞呢。”徐高凤说退休后还能干点事情,维护小区的安全,觉得挺开心的。她表示,将会和父亲一起把这件事情坚持做下去。

人物五:张玉龙

巡逻队变成身边“110”

张玉龙和队友们在一起巡逻。

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有支义务巡逻队,每天在社区巡视,为护卫居民的财产安全尽心尽责。居民们高兴地对记者说,巡逻队就是他们身边的“110”。

退休党员张玉龙是社区巡逻队的队长,为人善良、勤劳,义务带领着队员们积极投身维护辖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督导不文明现象等工作中,向居民做安全防范宣传工作,并且以身作则,不管天气如何,都能看到他们在居民小区、背街小巷、菜市场来回巡逻的身影。社区巡逻队队员们每天沿着巡逻的路线,有的拿夹子,有的拿垃圾袋捡拾小区道路两边和绿化带里的垃圾,清除杂物。他们对小区道路上的烟头、花坛里的白色垃圾进行捡拾,对过往行人随手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巡逻队的日常工作在社区内宣传了志愿精神,增强了居民们的环保意识,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参与志愿服务、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城市不文明养狗的现象一直被诟病,在西园新村小区也不例外。巡逻队队员就曾接到居民投诉,称楼道里常发现狗屎,希望队员们能够管管。巡逻队将这个问题反映至物业,与物业工作人员一起上门进行劝导。后来,那户养狗人家听从了劝说,不再让小狗随地大小便。

盛明露 刘东升 李晨阳 赵诗美 余亚明 刘亚萍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 记者朱庆玲

现代食品期刊

财经界期刊

种子科技杂志-在线征稿【官】

船舶物资与市场杂志社

东方收藏期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

青年文学家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