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大学之大

高平客厅装修哪家好生如夏花纯美之师怀念高

2025-04-23 来源:橙子资讯

从“子贡尊师”到“程门立雪”,这些为后世流传的佳话,使人敬师德、学师德和永铭师恩。今天教师节,向人生中所有的老师们致敬!

作者:于今

除去少数的先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是难以捉摸的,很少有人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命运,只有在蓦然回首时,才惊讶的发现,自己踏出的原来是这样一条人生的轨迹。

如同每颗成熟的果实都能追溯到光合作用的原理一样,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似乎也都能成为此时“你之所以为你”的底片版本。

我就常常疑惑,怎么会走上了研究之路?把四十多年的人生历程认真检点一下,我终于慢慢的想通了。

不论你走的是哪一种人生路,只要你细细思量,你会明白,一点点偶然,一点点机缘,铸就了今天的必然。

十六岁,我正在求学的年纪。突然接到一项任务,去帮一个叫高平叔的老教授整理东西。那时的我少不更事,不知道高平叔是何许人也,心想:教授大概就是一个戴着老花镜的白发苍苍的老头儿吧。

到了高先生家中,我确实吃了一惊,倒不是高教授的形象与我的想象有什么差别,只是觉得这屋子太小太旧,里面又塞满了书,我还从没见过有人家里有这么多的书!

高先生从书堆里站起来,很和善的招呼我。我这时才知道,我的任务就是帮他整理书籍和资料。

高先生那时已是七十多岁了,每天从早上到深夜只是钻在书堆里。偶尔探出身来,让我帮着看看稿件,查查资料。那时的我,满脑子本来都是军事和战场,现在整日盯着一堆书和在一个在书中自得其乐的老头儿,觉得好生奇怪。

两个月过去了,我的任务也完成了。但高先生要求我再多留些日子。

我又在高先生身边继续工作,高先生与我的交流多了起来。我知道了他家里的一些情况,原来他的妻子在文革后不久就去世了,谈起这些,高先生总是忽而伤感,忽而快活,手中还不时摩挲着他妻子的画作。在这段日子里,高先生交给我的任务也多了起来,查资料,校稿件,加注释,找典故,忙得我不亦乐乎,的确,当时我很快乐,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老头。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终于有一天,要离开先生了。临别时,高先生送了我样东西,蔡元培文集,是他的一生之大成。

后来,只要到天津,我就去看望高先生;我也收到过先生几封书信,信始则称:于兄。

时隔多年,我知道了高先生的价值。他曾是蔡元培先生的秘书。高先生早年从事经济学研究,留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新社会科学研究院。历任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北平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筹备主任及研究员,纽约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及研究员,美国佛蒙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中央贸易部中国国际经济所(现商务部研究院)创始人、所长等职。在国际经济及对外贸易方面,高先生早已是有成就颇有影响的学者,著译颇为丰硕。然而,1979年他却放弃自己的专业而全力以赴地转向蔡元培研究及其著作的挖掘整理,个中缘由,只为一诺。

原来高先生十六岁那年,也见到了一个大人物,即是蔡元培。

那时高先生还是一名中学生,而蔡元培先生已62岁,二人接触之后,交往日深。1935年,蔡先生提出让高平叔为他搜集和编辑一部《文存》。在之后的六十年中,高先生编订蔡元培“全集”、“选集”、注释本“文集”、“书信选”以及“传记”、“年谱”、“年谱长编”等近30种,总字数达一千万以上;此外,高先生还把蔡先生一生言行,列为几十个专题,分别独立成篇地进行研究,写出论著40余篇,为了安全详实,他大部分时间里没有用助手。这期间,抗战爆发,积累的成果散失殆尽。高先生说:“终天抱恨,莫过于此。”文革十年,高先生夫妇又下放改造,直到1977年北上,又经两年的奔走求援,始得定居天津。使他痛心的是浪费了大好年华。虽然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海内外的高度评价,但当高先生实现了“向中国历史交卷,亦向中国伦理道德交卷”之时,他本人已届耄耋之年,85岁高龄了!

有学者评价说:“ 高平叔 的一言承诺,决定了他一生的经历,而且做到了义无反顾,无私奉献的地步。他这一生,几乎皆为蔡先生奉献,这样执着的‘傻人’,真是举世难找第二人”!

就是这样一位执著的研究学者,不小心闯入了我16岁的心中,影响之深自不待言。不能不说,高平叔先生的出现,为我此后转向研究工作埋下了伏笔,高平叔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研究精神也成为此后我咀嚼回味的精神食粮。

人生的轨道并非完全由着自己所想。人生的选择,有时是被时代洪流挟裹着隆隆向前,有时又是不经意的几个小小故事、几个荣辱与共的波折推动,当时以为是蜻蜓点水,后来却发现那是决定自己人生轨迹的转折点。

每当想起高先生,我总喜欢用“后知后觉”来描述对我的影响。现在,人近中年,我渐渐明白了在他身边短短的时间里,在我一生中的份量,渐渐明白了自己缘何走上研究之道路,也渐渐明白了应该如何往前走。

我感谢上苍,感谢上苍赐给我这样一位师长。(2004年初稿,2014年修订)

1987年高平叔先生在他天津红桥区高干公寓的客厅里

高平叔(1913-1998)原名乃同,汉族,江西都昌人。著名经济学家、著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蔡元培研究专家。他是国际经济研究所(现商务部研究院)创始人,是我国最早研究利用外资的专家。1948年在香港创办了国际经济研究所,该所后并入中央贸易部。1952年,他到北京任这一研究所所长。高平叔仅凭这一段人生经历,在我国利用外资,对外开放史上应留下一笔。尤在蔡元培研究方面,他用力最勤、成绩最多、影响最大。曾担任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秘书;中国蔡元培研究会重要创始人,副会长。 ​

大观网站

旅游与摄影编辑部

运输经理世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