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现在新闻

古典艺术家装修风格以清新的新古典主义写实

2025-05-06 来源:橙子资讯

18世纪晚期的法国大革命大大促进了人们的历史兴趣,大大推动了英雄题材的绘画,法国革命者爱把自己看作再生的希腊人和罗马人,他们的绘画丝毫不落后于他们的建筑,同样反映出对所谓罗马的宏伟有所偏好,此时在法国诞生了一种伟大的艺术流派——新古典主义,这种新古典风格的第一流艺术家是画家大卫,他是革命政府的“官方艺术家”,他的创作题材,大多数都和官方有关,就如他笔下的那幅《马拉之死》,

画中的马拉是革命党人士,算是个英雄人物,他参与了法国大革命推翻君主王朝,然后他还非常激进地提倡以暴力清除皇族和反对派,这也导致他被人刺杀。大卫是拿破仑重用的首席画师,为新政权绘制了不少重要作品,而《马拉之死》这幅画作是用来庆祝法国大革命,唯一的一幅完整作品,大卫将马拉的死描绘的很安详、温情,甚至赋予他尊严,仿佛说明马拉是为信仰而献身的宗教圣徒,

整个画面几乎看不到马拉被刺杀后留下的血迹,这是大卫有意抹去了这个重要场景,原本“血迹”可以更真实的表现出马拉的死以及被刺杀的过程,之所以大卫要抹去“血迹”这个重要证据场景,是因为他本身是崇尚理想化的“新古典主义”画家,如果在画中还原了“血迹”,那么这幅画就会趋向于冷静务实的现实主义了,当然了,大卫可以用略微夸张的手法修饰血迹的样子,不过,这样整个画面也就失去了新古典主义画风的理性,

大卫像卡诺瓦一样,也以18世纪中叶的风格初露画坛,他是法国艺术教育系统的产物,这个系统后来变得非常严格,简单来讲大卫是属于纯粹的学院派画家,就如开篇提到的,他是革命政府的“官方艺术家”,其艺术创作都是为官方服务,画作寓意都是歌颂赞扬,从中体现了大卫的艺术品德,这也是《马拉之死》这幅画,明明马拉已死,人们却看不到马拉确实已被刺杀而死,反而会感觉他像是在睡觉的原因,因为人物身上没有明显的伤口血迹,人物表情也并有死亡的痛苦与苍白,

这一切都是因为大卫崇尚“理想化”的艺术个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个性,在当时很多人文学者批判大卫用艺术掩盖事件真相,现实主义画家更是讨厌大卫的这种新古典主义画风,认为是“无病呻吟”,明明看起来不是死亡,却又要标明“马拉之死”,这也是人们认为“学院派”画风因循守旧的原因,不敢面对现实、揭露现实,一味的迎合权贵势力。除了《马拉之死》这幅画之外,那幅《贺加斯兄弟的宣誓》也是理想化的歌颂赞扬,

大卫作品

画面上光影明暗的安排呈现出早晨的清澈光辉,色彩也展现出一种原始清新的纯粹性,如箱子般的浅近空间以及其中朴素的多利亚式圆柱与半圆拱则表现了原初的单纯,所有这些都强化了构图的清晰性,要知道画面色彩的“原始清新”可以让主体人物的情绪更加柔和,不会太过于强烈,画作右边的成年女性身上柔软的衣纹与沉睡的状态,平衡了整幅画作带给观赏者的视觉效果,人们并未感受到贺加斯兄弟振奋人心的宣誓,反而觉得他们在耍杂技,不过画作的高贵性却油然而生。

大卫作品《马拉之死》

乡村科技投稿

时代报告杂志

今商圈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