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装修空间

何家湖装修好房出售价记得住乡愁在灵魂深处

2025-05-06 来源:橙子资讯

李武兵

‖ 磨剪子嘞戗菜刀

风大,将一句苍凉的叫声

送得老远老远,翻过院墙和楼群

飞进我已经有点闭塞的双耳

这个声音曾经在我的老家走村串户

被孩童和母亲辈分的人围观

那一双布满裂纹的老手

比父亲扶犁的茧花更粗糙

而今这一声的力道

让隆冬的风更冷更沉重

或许在心里疼痛着

能喊出一种文化的底蕴

点染谋生的手段

‖ 弹棉花,独弦琴上的音乐

一根弦上走动着辛劳的声音

一声急,一声缓,一声慢,再一声紧

可以唱出雪花飞舞的景象

弹棉花的师傅总是神情专注

他很少眨眼,也没顾上戴口罩

认真的姿态更像在织一床锦缎

只想让棉絮里蓄满温暖

儿时喜欢追着这个声音看热闹

老了,再咀嚼那远逝的音乐

——百感交集

‖ 货郎,最了解庄户人家的需求

那时,拨浪鼓的响声可以闹动一座村庄

货郎的担子,挑着的都是晴朗的天气

孩子喜欢围着货担子打转

两只眼睛瞅着玩具、棒棒糖

婆婆、媳妇们喜欢跟货郎讨价还价

用鸡蛋以物易物,很少使用纸币

货郎很早就懂做小买卖的生意经

那时没有“供给侧”的词语

却十分了解庄户人家的需求

货走俏,担子越走越轻

‖ 看猴戏,从不欠着猴子的情

一通锣响,邀来全村老老少少

猴子精灵,蹦跳两圈

就晓得托着盘子讨钱

猴眼眨巴着,装穷,讨巧

像似懂非懂地演绎人生

当年,老百姓并不富裕

三个鸡蛋才能换来一角纸币

可乡风纯正

人再穷,从不会欠着

猴子的情

‖ 赶大戏,这是乡村十里的节日

记得那个叫何家湖的地方

离我居住的号房湾有十多里路

每年正月都会唱一两场大戏

那时没有手机,消息也会传得风快

小孩子像盼年一样,三天前

就开始激动难安

远比现在看大片心潮澎湃

前人有前人的风情,后辈人

再难看到那种人头攒动的景象

更难理解当年的心境

‖ 看龙灯,记得住乡愁

儿时的兴致

最稀罕最热闹的是看龙灯

吆嗬嗬、吆嗬嗬的呼声

唤醒此起彼伏的鞭炮

闹腾整个乡村

人欢犬奔

小孩子前呼后拥

这才叫“过年”

从前村转到后村

龙灯惊动了冬眠的土地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隔着山坡也能听到爆发的激情

送春帖的队伍

就该有这种阵势

呼啸着,奔跑着

向往一年的光景

现在过年看春晚

家乡的龙灯还在记忆里舞动

那些看龙灯的大人和发小

住在脑海里活着

欢乐的笑容仍历历在目

有的乡邻走了好多年

声气还耳熟难忘

留住乡愁

‖ 听

《回忆在灵魂深处走动的声音》

戎兆平

听着那缓缓飘来的旋律

仿佛是从心底深处流出

轻慢处

那是弹花弓扬起的絮雾

沉重处

那是小贩们讨活的吐露

走近时

那是年节喜庆的歌舞

行远时

那是岁月蹒跚的脚步

故乡往昔的点滴

总在脑海里踟蹰

这时候

这音乐

恰到好处

‖ 共同的记忆

姚冬梅

暖暖的,甜甜的,

那是心灵深处的记忆。

酸酸的,涩涩的,

正是生活的艰辛不易。

一代人的过往,

共同难忘的记忆。

‖满是儿时甜蜜

贾震涛

天寒窝在家里,犹如老骥伏枥,

内心深处记忆,此时回响耳际,

满是儿时甜蜜,如梦如歌如饴,

而今朋友唤起,点滴点滴点滴,

声声入耳熟悉,画面现实清晰,

印象深刻瑰丽,你好远方兄弟,

棉花糖攒手里,没時间回手机,

你我相隔千里,思绪拉近距离,

读着你的诗句,应在我的心底!

‖读李武兵《回忆在灵魂深处走动的声音》

肖汉民

乡愁种种,情谊深深。

磨剪戗刀,底蕴沉沉。

弹棉锵锵,绵絮古今。

货郎鼓拨,村巷人心。

猴戏糖人,孩童欢欣。

大戏龙灯,热闹歆钦。

音容笑貌,画图森岑。

江河湖海,历史林参。

‖赏武兵兄诗文有感

刘中明

磨剪子嘞戗菜刀,弹棉花哟转坨糖,

一篇美篇撩人魂,魂牵梦绕我家乡。

‖周鹰:

玩龙灯看猴戏,弹棉花接地气。

满满乡情,浓浓童趣!

‖姚冬梅:

有缘诗群聚,情深相惺惜。

暖心不拒远,切切入梦里。

‖情牵乡土情

官沛纯

冷霜雨雪寒冬至,乡念乡音暖入心。

童趣欢声仍在耳,民俗灯戏记尤新。

如歌岁月千千忆,似水流年脉脉馨。

妙笔生花游子蕴,魂牵梦绕咏情深。

‖柯长平:

眼前有景吟不得,

诸君好诗在前头!

李武兵简介:北京莲花池军休所退休干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李武兵抒情诗选》(上下册)、散文集《太阳鸟》、长篇纪实文学《自然之子》等。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杂志社

中国航班网站

文苑杂志社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