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多媒体电缆

起名圣初焦菊隐的一生

2025-10-21 来源:橙子资讯

焦菊隐(1905.12.11~1975.2.28) 中国戏剧家、导演理论艺术家、教育家、翻译家,北京人艺创建人之一。

《身世背景》 之一

焦菊隐生于1905年12月11日(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申时),上有一兄三姊,按焦家男女分别排行,是同辈男性中的老四。父亲焦子柯为这个儿子取名承志,小名熊。他果然如父亲所愿,是家里最争气的一个;而他也不幸被父亲所言中,有着熊一样的执拗与暴躁的脾气。

焦家在满清年间曾经出过几任官场人物。

在能够找到的家谱中,最早记录的是焦天良,字圣初,嘉庆辛酉年进士。后因子贵,诰封为朝议大夫。他的儿子焦景新,字午桥,曾任道光年间江南道监察御史、陕西道监察御史及江西饶州府知府。据《天津县志》的记载,焦午桥为官颇清正,“平生笃好学,仓卒不废读,舟车必以随”。曾手术家训:“居官未改诗书气,教子先存道义心。”

焦午桥的儿子,也就是焦菊隐的曾祖父焦祐瀛,字桂樵,则是近代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他是道光十九年(1839)的举人,后因文笔敏捷、才华出众,于咸丰十年(1860)经肃顺推荐任军机大臣,为太仆寺少卿。当时咸丰皇帝的诏书多出其手,焦祐瀛通常是不假思索,下笔千言,颇得咸丰皇帝的青睐。焦家由此益发显赫起来。

焦佑赢

焦祐瀛——清咸丰帝临终前任命的八位顾命大臣之一,是其中唯一的汉人,在1861年10月的“辛酉政变”中被革职发遣。焦祐瀛面部有麻子,在朝时同班大臣当面称他“麻公”,背后则呼之为“焦大麻子”,焦菊隐闻之丝毫不为所动。他恃才傲物、率性狂狷,及至被罢官之后,反而更加自在逍遥,于逋园中建亭台,植花木,喂养鱼虫鸟兽,躬耕菜圃畦蔬,兼以教书为生。

然而好景不常,一年以后,1861年8月21日,咸丰帝在承德病危,立六岁的长子载淳为皇太子,任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景寿、户部尚书肃顺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为顾命大臣,史称此八人为“顾命八大臣”,焦祐瀛乃其中唯一的汉人。次日,咸丰帝病死,八位顾命大臣即以赞襄政务王大臣的名义总摄朝政。由于八大臣不容恭亲王奕忻分享权柄,而载淳的生母慈禧太后和东宫慈安太后亦对八大臣心怀不满,因此,待皇帝梓宫还京后,慈禧便联络奕忻发动了宫廷政变,逮捕了八位顾命大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辛酉政变”,又称“北京政变”。同年十月,两宫太后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命载恒、端华自尽,斩肃顺于市;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皆被革职发遣。其中,对焦祐瀛的处理显然是最轻的,在《焦氏家乘》中焦祐瀛自述:“十月初六日革职免发新疆。同治元年主讲莲池书院。三年主讲永平敬胜书院。四年五月丁生母忧,八月奉母柩回津。”

焦祐瀛记录的《焦氏家乘》

传奇故事杂志

国际公关杂志官网

艺术研究学刊

环球首映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