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北方降温

团契起名大全走遍太谷孔祥熙与铭贤学堂的创

2025-10-21 来源:橙子资讯

清光绪六年(1880),在美国欧亥欧省(今俄亥俄州)欧柏林大学的公理会,教徒们组织了一个国外布道团,他们首先把目标定为中国,故起名中华团。光绪八年(1882),中华团派文阿德医生夫妇、丁嘉立夫妇和克先生首先来到山西太谷,落脚在县城东里美庄村,开始建点传教。光绪十四年(1888)在县城南大街路西建起总教堂,起名为福音院,这一时期在太谷的里美庄、任村、敦坊等地建起布道所或戒烟所,并在福音院内设义学。

光绪十五年(1889)秋,10岁的孔祥熙患了腮腺炎,中医屡治无效,于是在美国教会开设的诊所就医, “洋大夫”高雅格不但治好了孔祥熙的病,而且将其父孔繁慈的烟瘾也给戒掉了。孔繁慈信服高雅格精湛的医术,从而也开始信仰基督教,将孔祥熙送入基督教公理会的义学。光绪十六年(1890),孔祥熙正式受洗礼,成为一名基督教徒。美传教士对“中国孔圣人的后代”——孔氏父子皈依基督教十分欢喜,对天资聪颖的孔祥熙也格外垂青,并有意对其进行栽培。光绪二十年(1894),孔祥熙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福音小学,教会又资送到直隶基督教公理会通州教会开办的潞河书院继续深造。

光绪二十六年(1900)6 月中旬,太谷义和团“封锁道路,盘查教徒,进攻全县各布道所,杀死教徒七、八十人,后聚集城内围攻福音院。孔祥熙设法救出美传教士3名,7月 31 日下午,义和团在山西巡抚毓贤派来的马队配合下猛攻福音院,6名美传教士与数名中国教徒被杀。光绪二十七年(1901),义和团运动被清政府与帝国主义联合绞杀,孔样熙出面协助太谷公理会的创办者文阿德办理太谷教案,索赔白银25000两,逼乡绅孟儒珍献出孟家花园作为埋葬被杀教徒的坟地,后在孟家花园后院和福音院前各立一纪念碑。孔祥熙的行为深得教会赏识,遂被华北公理会保送到美国欧柏林大学留学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进修,获理化硕士学位。

在孔祥熙毕业时说自己“久有教育救国之志”,想“创设纪念学府于山西,使“欧柏林大学之主义之精神”传播于中国。他的建议很快被采纳,学校也立即成立“ 欧柏林山西纪念社 ”募集办学经费。光绪三十三年(1907),28 岁的孔祥熙归国,他以为“教育非由小学,中学入手不可”,遂谢绝邮传部、北洋大学堂等邀请,带着欧柏林山西纪念社的募捐款回到太谷创办学校。他将设在太谷县南关明道院(今晋中市太谷区人民医院院内) 的公理会小学接收改组为“铭贤学堂”,身任校长,并带授史地,矿物和体操课程。光绪三十四年(1908),学校增设中学班,欧柏林大学毕业生韶华熙夫妇专抵太谷到铭贤担任教员,为学校的第一批美籍教师。宣统元年(1909),学校迁往杨家庄村的孟家花园(今山西农业大学)。在这里,铭贤学校日益发达。

铭贤学校的最高管理机关是设在美国欧柏林大学内的铭贤托事部,它备案并听命于美国政府,是欧柏林山西纪念社的权力执行机构,负责铭贤学校的重大方针、经济、人事等事务,主席为欧柏林大学校长或副校长兼任,成员大多也是该校教职员或校友。国内成立理事部(1929 年改为董事会) 专管校务,孔祥熙兼任主席,校友代表、学生代表和特聘的社会名流任理事。1929 年后董事会设在南京,孔祥熙执掌重权,学校的校务一直由校长孔祥熙负责。1915年以后孔经常外出,校务因此先后实行科长制,副校长制,行政委员会制,代理校长制,而校长之衔孔祥熙始终未御。

学校初建时只设小学,第二年增设中学班,1916 年秋,增设大学预科(相当于高中),学制三年,分师范、文、理、工、商诸科,这在当时全国的中学中是少见的。1927 年学校在民国政府正式立案。1928年增设农科,1931年创办工科,1934年扩建工农两科,兴建校舍。1937年 10 月,日军入侵山西,铭贤师生南迁,辗转经运城、陕县、西安、沔县,于 1939年3月迁到四川省金堂县姚家渡曾家寨,行程两千多公里。次年秋,成立农工专科学校,设科不设系,分农学科、工学科。1943年改为四年制的私立铭贤学院,增设商科,后设农艺、畜牧、农经、机工、纺工、化工、银行、工商管理等 8个系。1947年学院从金堂迁至成都东门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铭贤学院获得了新生。1950 年11月迁回太谷。

孔祥熙受美国基督教公理会的影响颇深,他创办学校一是为了纪念“庚子赔款的中西先烈”,二是宣扬欧柏林大学之教会精神。因此,建校初始,孔祥熙就以源出于《圣经》中的“学以事人”作为校训,视“博爱服务”为校魂,表明自己“创办学校,作育人才,以其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符合淑世爱人的本旨”。

学校也利用各种场合反复宣传“学以事人”的校训,要求学生把其作为做人、立德、创业之本,因此学校在早期有 80%的学生是基督教徒,校内还先后成立了基督教青年会,团契、查经班等宗教组织,办有宗教刊物,举行宗教仪式。他宣传基督教义,同时也推行孔孟之道。

他重视西方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还特别注重学生德、智、体三方面的全面发展。他吸收了西方的现代教育方法,开设了自然科学及西方现代社会科学课目,如党义、音乐、美术、国文、英文、历史、体育,这是初、高中必修课,此外还要求学生选读数理化、自然、生物、工艺、伦理、法制、心理、经济、医学、哲学、会计、商业管理等课目,学校改为学院后科目设置就更多更具体了。孔祥熙还大力提倡学生要向社会实践学习,学校因此根据教学课程建立了各种实验室,实验工厂,实验农场,组织科研项目,培养科技人才,积累师资力量,要求学生不仅要懂理论,还要会实习操作。这些创举,成果不菲。如解放前深受我国农民喜欢的“金皇后”玉米, “一六九”小麦等都出自于铭贤学校。

铭贤学校始创体育课程,自己编了一套体操教学生练习,学校的体育器材与设施逐渐完善,体育活动也正式开展起来。铭贤学生在山西省及华北运动会上连连夺魁。此外,学生的课外活动也搞得颇具特色,成立了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学生依据自己的意愿与信仰参加各种不同的组织与活动,由此也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数字通信世界

汽车知识

青少年书法

散装水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