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起名免费开放榆林宋夏历史文化博物馆正
宋夏对峙,对今天榆林城镇分布格局的深刻影响……
宋太宗为什么下令毁掉统万城?清涧原来叫青涧;绥德是绥州改名而来;横山不仅是混三,还是山脉;银州和米脂县城并不是一回事……这座建成不到十年的楼,生动讲述了千年前的榆林故事。
这座楼,就是榆溪楼——看到这处建筑,你或许惊叹过。
榆林主城区的中心,榆溪河谷最开阔的地带,浓缩了“榆林八景”的榆溪河生态长廊中段,一座仿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建楼矗立在湖心岛上,成为整个公园的标志性建筑。
之前,榆溪楼不对外开放,可远观而不可登临,游客只能围楼拍照打卡,不能登高吟咏远眺,不能不说是一件游园憾事。
榆溪之楼,精彩绽放。1月5日,榆溪楼内的“榆林宋夏历史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榆林多了一座博物馆,市民可以走进榆溪楼,包括小编在内的很多人按耐不住,以最快的速度跑去体验。
小编是开放的第二天去的,在一楼入口闸机刷身份证就可以进去参观(周二至周日开馆,周一闭馆),工作人员很热情,还给了一张关于展览介绍的彩页。1至3楼为博物馆。4楼为书屋,可看书可自习,还有WIFI。步梯之外还有电梯可乘座。这样一处绝佳地,成为公共文化场馆,妙!赞!喜!幸!
再来说一下参观体验。
“榆林宋夏历史文化博物馆”讲述的是发生在榆林地区的宋夏历史文化,内容题材算是小众博物馆。但是,小众馆有大内容:
其一,在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榆林有两次“活跃期”,一次是宋夏对峙,一次是明设九边。宋夏对峙时期,榆林大地为番汉融合社会;明设九边之后,榆林大地逐渐转变为汉族为主体社会。两次“活跃期”深刻影响了榆林历史文化,奠定了榆林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宋夏历史文化,在榆林地方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其二,榆林是党项的第二故乡、西夏政权的发祥地,很多党项贵族出生在榆林,党项在榆林境内遗留有不少文物古迹与文化印记,给榆林地方历史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榆林宋夏历史文化博物馆”对这段历史脉络和历史细节进行了生动呈现。
在厚重深邃的历史文化面前,小编顶多算是个略知草皮潦毛的兴趣者,没有什么的太多的心得体会。不过小编参观后最直观的感受是:宋夏对峙,深刻影响了今天榆林城镇的分布格局。
从地理地位和经济地位来看,夏州(统万城)是那时候的区域中心城市。宋军攻下统万城之后,宋太宗下令毁掉统万城,将居民迁往绥州和银州等地,这座北方大城从此淹没在茫茫大漠中。
为了将战线前移,宋将种世衡在延安以北200里筑城,由于城内缺乏水源,他出重金奖励凿井,终于从地下挖出了清泉,于是取名为青涧城。青涧即后来的清涧。
西夏起家的银夏绥宥四州八县,包含今定靖横及南六县大部分。神木、府谷长期为北宋界内,是榆林地区宋夏对峙的焦点区域。
绥德与神府之间的地带,大部分为西夏占领,为了构筑绥德与神府之间的联系防线与防线,今佳县神木一带筑有很多军事堡寨,如太和、神泉、通秦、乌龙、弥川等,这些堡寨很多后来演化成为了城镇。
宋方筑青涧城后,战线继续推移,又进筑了米脂寨、葭芦寨、吴堡寨,这些军寨,宋夏几易其手。金灭北宋后,米脂寨、葭芦寨、吴堡寨改寨置县(州)。
宋军从西夏手中夺取绥州城后,改绥州为绥德。今天的米脂县城,并不能算是银州的载体,银州故城距离米脂县城北约40公里,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水相汇,深得地利之要,无定河与榆溪河交汇处,是榆林地区最开阔的河谷平原,自银州之后,再无城市兴起。
宋夏对峙的横山实际上是对应着今天的白于山山脉。现在的横山,直到清雍正年间,才有了稳定的行政建置。
……
随着政权对峙的结束、元朝大一统的到来,宋夏双方在榆林设置的很多军事寨堡,军事功能消失,社会经济功能增强,置县升州,衍生为城镇,地方行政体系逐渐完善,榆林地区第一次有了较为稳定的城镇格局。
榆林在封建历史上的第二次活跃期“明设九边”之后,全域城镇格局基本形成。可以说,宋夏打完后,榆林南部出现了较为稳定的城镇格局;明蒙打完后,榆林北部出现了较为稳定的城镇格局。
鉴面榆林
喜闻乐鉴,不鉴不散
52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2025-11-05灵泉旅游云南首部文旅微短剧天南灵泉传杀青
- 2025-11-05敦煌5日旅游甘肃敦煌冬季旅游升温
- 2025-11-05南京暑假旅游穿搭暑期迎来汉服多巴胺穿搭热
- 2025-11-05哈尔滨攻略旅游旅游攻略哈尔滨哈尔滨
- 2025-11-05申根旅游罗保两国部分加入申根区
- 2025-11-05产品围绕旅游18条特色旅游线路京津冀联动
- 2025-11-05旅游城市投资第三届上海旅游投资促进大会召
- 2025-11-05肺炎别旅游WHO通报武汉肺炎事件不建议对
- 2025-11-05离榆次最近的旅游景点晋中旅游必去的10个
- 2025-10-28地砖磨损小窍门是什么地板砖磨损没光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