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室内装潢

禄丰新房装修公司电话舒氏陶艺传承华宁陶文

2025-10-24 来源:橙子资讯

民间有言:新兴(指玉溪)姑娘河西布,通海的酱油禄丰的醋,华宁陶器烧得绿。源系于华宁陶文化,从昆明纺织工业学校工艺绘画专业毕业的舒文照在下岗后成立了华宁县宁州舒氏陶艺有限责任公司,决心将华宁陶打造成精品的工艺陶器。

如今,舒氏陶艺研发了108种特色釉,成功制出失传300多年的古釉和1180℃的亚光黑陶,极具鲜明地方特色和古朴艺术风格的陶器广受好评。企业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成长为总产值1314万元的知名文化企业。

宜古宜今“华夏古陶”

600多年前,明朝政府平定云南,江西景德镇的陶瓷艺人来到云南,在玉溪发现了一块得天独厚的制陶宝地——华宁。华宁,在云南版图的心脏之处,群山环抱给了华宁安详宁静,也让它的通达不太便捷。这里的瓦窑村是华宁陶的发源地,而陶,是华宁人在艰苦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出来的生活经典。艺人们将制陶手艺融入温润的泥土,在几百年的沉淀中,打磨出了极具云南民族特色声名远播的华宁陶。

据华宁青龙镇海镜新村贝丘遗址出土的陶片陶坯考证,早在四五千年前,“三湖”(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周围就开始有陶器制作,已发现的有鸡形壶、多流杯、鸟形杯等。战国至汉代滇文化的墓葬出土文物中,也发现陶质罐、壶、釜等。有专家推论:华宁陶的源起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到了明洪武年间,景德镇窑工车朋来到华宁碗窑村,建窑烧陶,开始传承景德陶技并烧制青花瓷器。明清时期,华宁碗窑村形成,有百米龙窑20条,户户皆陶工,全村皆烧陶,建有窑街、窑神殿,赶窑街、祭窑神。明清时期的华宁碗窑村曾是云南著名的陶生产交易集散地。民间因此有言:新兴(指玉溪)姑娘河西布,通海的酱油禄丰的醋,华宁陶器烧得绿。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石璋汝曾在1939年辗转万里由河南安阳到华宁,他在《云南华宁碗窑村的窑业》一书中这样描写当时的瓦窑村:村后靠山坡的地方为工场区,一条一条碗窑,纵三横四的陈列着,好像爬在山坡上的毛毛虫,隐藏在丛茂的大树下。直至上个世纪50年代,村里成立了华宁陶器社。

华宁陶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它与众不同的天然釉色。华宁陶“釉色黄如纯金、绿如翡翠、白如羊脂、兰如宝石、紫如剑气、青如松烟”,古人对其有“宜古宜今彝鼎尊磐同述作,有着“滇国古陶”“华夏古陶”美誉,亦文亦质官哥柴定共流传”的赞誉。

在华宁县城,路边的“某某陶艺厂”招牌随处可见。除了工艺美术陶以外,从昆明的官渡古镇到丽江古城,大理崇圣寺三塔都有华宁陶的青砖灰瓦。

华宁陶选用的是华盖山的陶土,把运来的土摊放晒上两三日,再放入泥塘中浸泡,经过踩泥后制作成各类器物再进行制釉、上釉、晾晒。经过了这些工序后,把各种器物套在一起装入窑中烧制,经过1200度的高温烧制,出窑后就形成了一件件精美的陶制品。配釉的原料通常是老沙、泥浆土、草灰、铜矿等多种天然材料,一般先把粉碎后的釉料分别用水浸泡,然后搅化成浆水。至于配釉,这是华宁陶的关键,每一款不同的陶器釉料都不相同。

36种基础釉和108种特色釉

华宁县宁州舒氏陶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舒文照是70后,父亲是一个土瓦窑的负责人,从小他就跟随着父亲“玩泥巴”,捏泥人、动物是他小时候常有的游乐方式。慢慢地,舒文照又对画画产生兴趣,到昆明纺织工业学校。

源系于华宁陶文化,从昆明纺织工业学校工艺绘画专业毕业的舒文照在下岗后成立了华宁县第一家华宁陶手工作坊,决心将华宁陶打造成精品的工艺陶器。

2006年6月,华宁县宁州舒氏陶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创建。华宁陶土质纯净细腻,密度大,烧制的器皿质地细腻,坚实耐用,色泽协调,轻扣清脆悦耳,舒文照在继承和发扬华宁陶瓷艺术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大胆的艺术创作,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取当地得天独厚的陶土为主要原料,以独特的堆、雕、镂、刻、画、刮等技法,使其作品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独特的地方特色和古朴的艺术风格。

在舒氏陶艺展示柜上陈列有实用的陶器茶具、装饰用的小型陶器和大型仿古陶器,除了常见华宁陶釉色,独特的黑陶彩雕、茶盒、茶具,高温釉色茶具、酒具产品,祖母绿、天目红、秘釉等釉色丰富多变。据悉,公司设计制作华宁绿釉、绿白釉,经过十多年的研究,还研发了失传300多年的古釉系列产品、祖母绿、天目红、宫廷秘色釉等系列产品,其中古釉产品申报了发明专利,受到国家专利局的保护。

舒文照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古釉的配料虽然看似简单,但最简单的往往也是最困难的。制作古釉要将黄豆秆烧成的草灰配上米汤、本地的银矿、黏土、石英砂,经过高温烧制,其中,草木灰的比例经过了上万次的调制才能成功配置,其难度比生活陶和普通工艺陶的高了上千万倍。

目前,舒文照配置有36种不同的基础釉,在基础釉的基础上有创新研发了108种特色釉,在云南省陶行业中推广使用。

火中取宝

对爱陶和制陶人来说,窑变是最让人痴醉的环节。在开窑之前,一切都不可预测。 每一家陶艺作坊都有掌门人,每家掌门人的特点决定着这家的特色。华宁陶因此更加丰富多彩,变化万千。

“每次开窑的时候都特别激动。”舒文照曾说。原本或青色或褐色的陶器因为窑变而带来色彩突变,器皿上出现了与原本釉色不同的颜色。几种颜色在同一个陶器上无规则晕染开来,反而使陶器呈现出另一番滋味。但不是每次开窑都这么幸运。窑变可能变好,更可能变坏,遇到不好的情况,一炉的货全折本;而有时只要有一个器物成了,这一炉就是赚的。

十次开窑平均下来,竟是“七三开”,烧坏了的占多数。因此,窑变的陶工艺品价格不菲。舒文照家开窑不下千次,每一次开窑,他和媳妇依然非常期待。一些老客户也很关注,只要出了精品,当场就被订下。舒文照总结“火中取宝,可遇不可求!”

舒文照用五年时间,通过不断查阅资料发现中国新石器时代曾出现过的黑陶制作工艺,利用自己现有的技术设备,于2006年成功研制出1180℃的亚光黑陶工艺品,产品推向市场后,广受欢迎。“黑陶是中国古代制陶工艺中可与彩陶相媲美的一种创造。黑陶是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让木炭熄灭产生浓烟,并有意让烟熏黑才形成的黑色陶器。我发现烧制黑陶的过程中,泥与火所产生的那种捉摸不透的神奇反应,正如华宁陶的釉色千奇百变一样令人着迷。华宁虽然不出黑陶,但异曲同工,可以丰富华宁陶的品种。”舒文照的作品《原始人·背箩》2006年荣获中国西部国际工艺品礼品博览会金奖,《黑陶·墨龙茶罐》荣获中国浙江旅游节优秀奖。

传承华宁陶艺技艺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舒氏陶艺有限责任公司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成长为企业总产值 1314万元的知名文化企业,特别是民族民间工艺品加工、制作,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舒文照说,公司每一天就要用掉80多吨的沙土,生产出7万件的陶器。

目前,舒氏陶艺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3056.3万元,占地面积41.73亩,建设面积23.6939亩,包括厂区厂房建设、陶文化展示中心、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陶文化展示中心主体工程已建设完工,准备投入装修阶段,总体面积2556.58平方米。公司拥有中央少数民族优秀产品主点生产称号、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宁陶传承制作技艺传承基地荣誉称号、云南省科技型中小型企业荣誉称号。

作为国际工艺美术大师的舒文照说,舒式陶艺目前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宁陶艺制作技艺”的传承基地,有责任将华宁陶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舒氏陶艺成立以来,舒文照培养传授弟子,传承制陶人员1439名,其中546名至今还从事制陶行业分散于全省各地,39名已成功注册成立公司或手工作坊,特别是华宁境内三分之二的制陶人员皆出自舒氏陶艺公司的培养,公司现有职工32名。流水线设备上线后将增加26名就业人员名。

“华宁县舒氏陶艺陶文化产业观光示范园即将在10月份打造完成。”2017年,舒氏陶艺开始打造总投资3056.3万元的示范园,该示范园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包括华宁陶标准厂房、展示中心、主题酒店等,是一个以陶产业为主体的生产基地,及生态果林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观光园。未来,陶艺爱好者将可以在这里充分享受华宁陶文化的魅力。

汽车电器编辑部

珠江水运杂志网站

职工法律天地期刊

汽车电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