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检测系统

高中物理运动小窍门给高中师生学习物理的教

2025-10-28 来源:橙子资讯

天体运动。天体物理作为高中课本中‬最‬简单和‬基础‬的一章,考题“选择”经常放在前8个题‬的‬位置。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本章‬知识‬成‬体系‬,模型‬易‬整理‬,题目‬比较‬模式‬化‬。

但大量孩子“模型”记不住,知识‬抓不牢‬,经常‬在‬能‬得‬分‬的‬地‬儿‬上‬失误‬。 因此我‬给热爱科普的孩子和年轻有为的老师学习或教学万有引力与航天一大‬章提供几点建议和经验:

1.一个解题大招:做题前先在草稿纸或‬卷子‬上画出‬中心天体,天体质点和轨道简图,尤其注意‬标清楚天体半径,轨道半径,飞船距地面高度等基本量‬。画好之后列最常规的“万有引力定律”等式子‬,都可求出!画图‬可谓‬是‬高中物理‬最最‬关键‬的核心能力‬,关系‬到‬后续‬力学‬,电磁学‬的‬学习‬!

2.一个特殊关键点:地表重力加速度从赤道到两极变化规律的特点,用万有引力力的分解法则解释问题!

重力为啥不是万有引力?一张图搞定它

3.一个注意点:高一高二老师教的“黄金法则”或者高轨低速大周期,做题时要列式按部就班去做,不要上来就用口诀与‬二级‬结论‬,并且‬少‬写‬连等式‬!物理学科阅卷过程‬要的‬是最最‬原始公式,其它‬的‬都是‬结果分‬!

4.两个值得区分辨析的知识点:圆轨道和椭圆轨道区别‬问题!老师上课一定要讲两者速度加速度能量等一系列变化规律,作为重点!

还有帮助孩子分析近地卫星(贴着‬地‬),同步轨道卫星(T等于‬24h)等的区别!

5.两个模型:变轨模型和双星模型!

变轨模型:老师在讲解时一定要画出椭圆和大的圆轨道,并引领同学们分析变轨加速点或减速点前后速度加速度情况!(圆‬变‬椭,椭变‬圆‬)

另外‬很多老师‬很容易‬忽视‬开普勒‬三定律‬的‬讲解‬,虽然‬简单‬,但‬很多‬区‬模拟‬题‬愿意‬以此‬为‬压轴题‬‬背景‬考察‬。

一张图玩转天体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老师务必讲清楚列“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式子”时的“r”表示物理含义不一致:万有引力‬中‬r指‬天体‬间距‬,向心力‬中‬r指‬圆周‬运动‬半径‬,这是‬破解‬双星‬问题‬之道‬。

一图搞定“双星”

6.一组关键数值:卫星的几个宇宙速度分别对应的范围情况要知道!尤其是第一宇宙速度的两个最值物理意义!

宇宙三速度的含义与数值

7.高考当中最喜欢出的一类题型是:“星球球壳内的点不受球壳上‬万有引力!”这也‬是一个重要结论,希望‬大家‬记住‬它‬!

鉴于‬如上‬结论‬,再‬给‬大家‬“链接‬”一下‬北京高考‬2023真题‬第‬二十题‬。想要‬搞定‬这道题‬,必须‬清楚‬球‬内部‬物体‬只‬受‬到‬球心‬和‬物体‬间‬万有力‬。

核心主旨‬是‬讲‬“宇宙‬暗物质‬”的‬,何谓‬“暗物质‬”?它‬不发生‬电磁‬相互作用‬,仅有‬引力‬相互作用‬,它‬是指那些不发射任何光及电磁辐射的物质。暗物质存在的证据源于对球状星系旋转速度的观测。

具体来说,一些恒星在星系团周围运动,在星系团内部的恒星符合v-r变化曲线,而在星系团外部的并不符合理论上的v-r变化线,为什么呢?正因为星系团外存在着暗物质使得r增大v却趋于稳定。

这道题便是立足于万有引力高中知识,从一个崭新角度即暗物质暗能量,并让学生联系“地球内外引力大小求法”解题。反观我们现在教学,不少老师希望课堂只讲求基础、不拓展科普、不倡导创新的现实仍需不断改变,真正让“创新,综合”成为物理教学主力军!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为李永乐老师点个大赞,无论多繁忙我都会学习他的科普视频,从中汲取灵感与智慧,他的科普情怀永远打动着我,也打动所有孩子的心!

8.天体运动与原子模型构建的类比联系。归根结底必须要学会公式的推导,学会迁移变换的能力。

类比是一种重要归纳方法,通过类比可以自己构建很多物理模型,这些模型都是做题的突破口!

放一道类比思想题目,望同学们读懂题干并联系知识梳理解答思路,答案后续相见!

为李老师点赞,您是我教学研究科普领域永远的榜样!如图为永乐老师分析23年高考暗物质板书!

综合所有‬经验‬方法‬来看,天体物理是整个高中阶段最简单的一个板块,这一章规律性极强。所有‬“未知‬”化为‬“已知‬”,万事‬皆‬顺心‬!

2023海淀考卷中的天体与卫星题三道

2023.6.13

在此特别感谢李永乐老师的精彩“2023高考题目”解读以及各位老师的指导!

西部素质教育官网

汽车电器杂志

大观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