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看重三大养生
中医养生看重三大“养生”
养生的方式有许多,而大家所了解到的养生之道并不多。而中医中养生是最为受大家关注的。近代主要讲生理和心理养生;当代则特别强调生理、心理和哲理养生。而这“三养生”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一起来了解吧!
一、哲理养生
所谓“哲理”养生,主要是要掌握对立统一规律和一分为二的观点。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的“六然”、“四看”保健养生观就是符合这一观点的。
所谓“六然”就是“自处超然”,超凡脱俗,超然达观;“处人蔼然”,与人为善,和蔼相亲;“无事澄然”,澄然明志,宁静致远;“处事断然”,不优柔寡断;“得意淡然”,不居功自傲,忘其所以;“失意泰然”,不灰心丧志,轻装奋进。
所谓“四看”,就是“大事难事看担当”,能担当得起;“逆境顺境看襟怀”,能承受得了;“临喜临怒看涵养”,能宠辱不惊;“群行群止看识见”,能去留无意。这样才能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耻”,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王夫之一生是在艰难困苦、颠沛流离中生活的,他能够活到74岁,这与他安贫乐学、著作等身、保持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清白的政治操守,以及他晚年重视哲理养生,而得到精神慰藉是分不开的。他这种哲理养生,可说是达到了高层次的保健养生境界。
二、生理养生
古人养生,注重四道:一是动养之道,就是适度锻炼,可活动筋骨,疏通气血;二是静养之道,就是适当休息,可减少消耗,怡神健体;三是食养之道,就是均衡营养,可使饮食有节,二便通畅;四是居养之道,就是起居有常,可使精神愉快、情绪安定。
守此四者,如能“不妄作劳”、慎房事、节情欲、避外邪、重内调,辅以必要的自我保健和药物治疗,则可以“健康长寿,度百岁乃去”。今天看来,这种单纯生理养生,可说是浅层次的保健养生。
三、心理养生
一是调摄情志,二要修养德行。因为人的情志活动和道德修养,对人的身心健康关系极大。
所谓“情志”,就是中医所说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精神因素,是人受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反映。既是生理反映,也是心理反映。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疾病,但过于激烈或持久,或自身过于敏感,都会导致疾病。如喜伤心、思伤脾,怒伤肝,悲忧伤肺,惊恐伤肾,所以要重视调摄情志。
- 上一篇:女人血虚需要食物进补
- 下一篇:中药名是怎么来的
- 2025-05-134岁小朋友养什么狗最好最适合女生养的4种
- 2025-05-13狗养笼养兔子好不好养兔子买回家不好养是圈
- 2025-05-13厦门想养狗养不了厦门养犬管理办法明年5月
- 2025-05-13上海养什么狗不能养别等到伤了人再后悔这种
- 2025-05-13北方院子养狗好不好养武汉家庭装修那些家庭
- 2025-05-13养猫养狗都活不长谁更幸福养狗与养猫存在惊
- 2025-05-13高楼养猫方案养猫新手注意了住高层一定要封
- 2025-05-13美国养猫好物抠搜养猫指南低成本养猫必备好
- 2025-05-06给领导家装修不要钱领导家装修需要钱他想都
- 2025-05-06国内装修公司有多少家未来五年国内装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