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那些文学大家是如何评价李白的呢
古代的那些文学大家是如何评价李白的呢?
乌栖曲
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起看秋月坠江波”
停在我心中的李白形象是:秋天,气清日暖,他骑马去山里找一个隐居的旧友,迷了路,走得跌跌撞撞不说,浑身扎满了苍耳。终于走到了,老友范居士把着臂,一一帮他摘去苍耳。这是一个很日常、很身体的李白,他怀着知趣,写到了诗里。
伊沙曾说,李白才不带王维玩。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李白粉孟浩然,孟浩然粉王维。他粉孟浩然的地方就在于“红颜弃轩冕”的“弃”,孟浩然一朝弃手,隐逸终生,是有纵横家情结的李白做不到的。李白和孟浩然都不顺庸情,只是孟浩然一次不顺,管了一生,重重提起,轻轻放下。而李白,始终托塔在手,叱咤未停。他俩的名字仿佛应该换一下才合适,李白一直得养着浩然之气,而孟浩然做了山里的青莲。所以我总感觉,李白其实没有走出儒家的边界,他自比孔子,不仅是狂,也是践行。只是,他的玉质、明快、犀利,是会涤荡并拔高气场的,所以人们喜欢他。同时他也会给人带来压力,形成冲突。大体上说,追求清洁刚健的唐人接得住他,他和唐代两不相负。
我们也常常读到那个含蓄、宛转的李白。如“自笑客行久,我行定几时。绿杨已可折,攀取最长枝”,那个迟缓的“攀取最长枝”蕴藉了一丝苦味。如《秋思》:“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无常迅速,其变幻就像旷漠里的一面小镜子,写出了小镜子,也就写出了旷漠。旷漠者,光阴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所以词声酥脆。再如《乌栖曲》,浑然一体,没有出锋,甩“起承转合”十万八千里。也无一处说破,看古人以平等心,底子是人类的整体悲剧感。
苏辙还评论李白的诗“华而不实”。到了这个层面,苏辙是终究理解不了李白了。763年,也就是李白将死去的那年,他曾到过谢家青山,“有终焉之志”。那是个海拔三百多米的丘陵,桑麻稻田,炊烟四起。仿佛他生命的调子最终还是变低了,让人回忆起——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 上一篇:宁波本地人公积金提取要求宁波公积金多久提
- 下一篇:汉武帝的最后一道圣旨是什么意思
- 2025-05-13亚运中养狗的多吗浙江瑞安让文明之花绽放城
- 2025-05-13养不活还要养条狗吗如果你经常因为工作身心
- 2025-05-13为什么男不养狗女不养狗男不养猫的原因听听
- 2025-05-13进入养猫军团喵窝纸箱睡到翻过去他问号家里
- 2025-05-13养猫影响上课吗7岁女孩养猫感染头癣变秃头
- 2025-05-13养猫主人猫哥养猫到底是为了什么猫哥主人恋
- 2025-05-13故宫为啥要养猫蚂蚁庄园故宫养猫原因揭秘蚂
- 2025-05-13沈阳在哪收养猫5个月大的小白猫寻找领养人
- 2025-05-13苏州养猫市场在哪里养猫每天在亏钱怎么解
- 2025-05-13养猫怕臭咋办养猫家里太臭怎么办教你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