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是什么样的考试科目有多少
古代科举考试是什么样的?考试科目有多少?
古代科举考试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作为古代使用时间最长的人才选拔方式,提到科举内容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八股文”,那么古代科举考试真的只考语文一门吗?事实上并非如此,科举从开创到完善其实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时间,而考试科目实际上也在不断变化。
目前普遍认为科举萌芽出现在南北朝,后经隋朝发展完善,于唐朝形成定制。事实上,诞生之初的科举制度其实与两汉察举制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不仅没有形成定制,且仅有明经科和进士科两类。例如隋朝时的科举还需要官府举荐,而直到唐高祖武德年间才明确了地方预试和考生“自荐”的制度。
直到历经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才真正开始得以规范推行,彼时的科举主要分为常科和特科两类,常科即每年定期举行的科举考试,而特科则是依据皇帝诏令临时举办的特殊考试。
根据《新唐书·选举志上》的记载,彼时的常科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武举、童子科、医举科等。简单介绍一下各科的考试内容:
此外,皇帝还会开设特科,也称为“制科”,考试内容和时间往往由皇帝临时决定,例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帅”、“详明政术可以理人”等。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基本沿用了唐朝的模式,不过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例如诗赋便被取消,其中进士科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由于进士大多可官至宰相,因此进士科又被称为“宰相科”。此外,宋朝科举还增加了录取名额,并增加了殿试和弥封等制度,而唐朝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考试方式,到宋朝时也仅剩下了经义、策问、诗赋。
元朝时期虽然也有科举,但比起唐宋时期不仅考试内容大为缩减,且体现出了极为严重的不平等性。到了明清时期,考试科目再度严重缩水,只剩下了进士一科,且考试方式只剩下了经义一门,而明朝中后期更是对写作方式进行了严格限制,要求必须以“八股”的形式作答,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八股文了。
如上所述,虽然各超嗲的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但总体来看基本呈现出一种递减的模式,唐朝时期科目最多,到了明清时期科目便已经减少到只剩一门了,结果最终导致科举失去了本来面目。
- 2025-05-13养猫也能致富国家反诈中心提醒网上养猫还能
- 2025-05-13三年前捡回来的狗能养吗流浪狗捡回来了会养
- 2025-05-13家里没人狗怎么养狗好呢很难找全的养狗攻略
- 2025-05-13主人健身养猫好吗到底是人养猫还是猫养人
- 2025-05-13学校为什么养猫广西一学生在宿舍养猫被没收
- 2025-05-13养狗最好养贵宾犬叫贵宾还是叫泰迪它有什么
- 2025-05-06吉安天地家装修多彩吉安谁比肩
- 2025-05-06富安娜家纺专卖店装修花垣富安娜家选国绣复
- 2025-05-06禾盛创家装修公司头顶11条罪状禾盛新材实
- 2025-05-06工装与家装修风格轻奢区别原木轻奢素色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