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北方降温

曹操为何要远征乌丸他不担心刘表和刘备这些

2023-11-24 来源:橙子资讯

曹操为何要远征乌丸?他不担心刘表和刘备这些势力吗?

曹操在官渡之战大胜袁绍后,为什么要暂时不顾刘表刘备等对许都的威胁,而要长途跋涉,远征乌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两汉时,汉军兵威赫赫,横扫匈奴。

三郡乌丸内附,而以“突骑”驰名的乌丸,长期以来,一直为幽州汉军的骑兵优质兵源地。“幽州突骑”之名亦由此而来。

袁绍一统河北,威震塞外,三郡乌丸向袁绍臣服,并遵奉袁绍命令,为袁绍提供骑兵。

所以袁绍军中,一直有大量的乌丸骑兵。后来为魏国长期驻守北彊的名臣牵招,就曾为袁绍统领过乌丸突骑。事见《三国志.牵招传》

官渡大战后,袁绍败亡。

建安十年春,曹操灭袁谭。袁尚、袁熙投奔三郡乌丸。

而收留了袁氏余孽的乌丸,非但不听曹操发出的诏令,还趁中国内乱,屡屡入塞为寇,侵犯幽州彊界。

这时候,来去如风的乌丸突骑,已经从大汉幽州边防军的优质附属兵源,变成了北部边彊的大患。

身为大汉开国勋臣之后的曹操,虽有代汉的野心,但身上流的血液里,却仍有两汉四百年军威积累之下一个汉臣的骄傲。

所以,乌丸之患,是必须要征服平定的。

而曹操决定征乌丸时,除郭嘉之外,大部分将臣是反对的。

《三国志.武帝纪》:将北征三郡乌丸,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

而曹操仍不顾群臣反对,力排众议,也要亲自北征乌丸,原因无非有二。

一则,汉土之上,岂容胡骑横行。边患不平,又何与群雄争天下。

二则,曹操深知,像乌丸这种游牧骑兵集团,如果他们对朝廷没有了敬畏之心,再放任他们寇边而不管,那会酿出极为严重的危害性后果。

例如北宋,因辽人强悍,畏难而不征,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中原军民畏战积弱之心。

白狼山之战的由来。

曹军北征乌丸,为达成出其不意目的,行军路线选择为:出卢龙塞,直向柳城开进。

却由于这条塞外道路少有人走,已年久失修,大军唯有边修路、边前进,行军速度缓慢。

当大军距柳城不到二百里时,乌丸也得知了曹军动向。

于是,袁尚、袁熙与乌丸蹋顿单于、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集合起数万骑兵,逆向而来,迎击曹军。

大军行进,必有斥堠远出哨探,直至一二百里之外。

所以,当乌丸联军大举出动后,曹操肯定是得到了斥堠侦察报告的。于是,命步军在后,自己亲率轻骑急进。

(1)卢龙塞:即喜峰口,今河北迁西与宽城县接壤处,自古为军事要隘。

(2)柳城:当时为辽西乌丸单于王庭,今辽宁省朝阳县附近。

白狼山之战的结果,就是曹军大获全胜,三郡乌丸臣服,北部边彊之患彻底平定。而曹操又从乌桓诸部选兵,三郡乌丸自此后,又跟随曹军征伐,为天下名骑。语见《三国志.乌桓鲜卑东夷传》。

附。史书记载的曹操征乌丸之战原文。

将北征三郡乌丸,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公行。夏五月,至无终。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畴请为乡导,公从之。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乃知之。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

美国金融硕士排名

北京留学出国中介

美研留学

美国学校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