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辽西作可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
2024-01-24
来源:橙子资讯
崔颢《辽西作》:可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
崔颢(hào)(704年—754年),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原籍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唐朝著名诗人。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早期诗作多写闺情和妇女生活,诗风较轻浮,反映上层统治阶级生活的侧面,后期以边塞诗为主, 诗风雄浑奔放,反映边塞的慷慨豪迈、戎旅之苦。《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原集已佚,有辑本《崔颢集》二卷,《唐人集》本。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崔颢的《辽西作》,一起来看看吧!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四句意为:关外胡人正在放养战马,关内汉家将日日征兵。露水凝重,把将士的宝刀打湿了;沙土松虚,军队的金鼓呜呜作鸣。这四句由前面描绘辽西春景转为写人。四月春草合,故胡人正牧马。胡人入侵通常是在秋高马肥之时,此春天牧马,看似安宁祥和,实暗伏杀机,因而汉将日征兵,严加防范,不敢懈怠。“露重”两句,用兵器与铠甲在自然条件下的反应突出士兵作战的艰苦,引出下文的感叹。
“寒衣着已尽,春服谁为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四句意为:戍卒们冬天的寒衣已经穿烂,可是这时春天的服装还没有谁给他们做成。转告前往洛阳的使者,请你传达一下这边塞的艰苦情况。这四句即景抒情。“寒衣”二字,呼应开头次句“残雪冻边城”。寒衣已尽,春服无着,戍边生活倍加艰辛,却无人知晓、可怜。“春服谁为成”,采用疑问语气,意即没有做成,自然引出结句寄语洛阳使,亦即寄语朝廷,要体恤边关将士的辛苦。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深切同情。
这首反映边塞生活的诗作,语言平实,层次清晰,格调刚健,境界沉雄,饱含深情,意在言外,可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
相关文章
- 2025-05-13养猫脸上起小包新手养猫之猫咪患斑秃不要和
- 2025-05-13在农村家里怎么样养狗呢农村养狗麻烦与解决
- 2025-05-13国外室外养猫设计拒当宅喵加拿大小猫随主人
- 2025-05-13为啥禁养斑点狗不让养为什么有些城市禁养斑
- 2025-05-13露营营地养什么狗最好养黄金猎犬露营帮收气
- 2025-05-13父母不让养狗好吗为什么为什么大部分父母都
- 2025-05-13我养的狗vs奶奶养的狗奶奶养了十几只小狗
- 2025-05-13养猫攻略缅因猫如何挑选一只缅因猫买猫避坑
- 2025-05-06广州瑞家装修设计有限数字人才紧缺技术赋能
- 2025-05-06别墅家装装饰装修报价单2022装修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