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平山堂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2024-01-24
来源:橙子资讯
《西江月·平山堂》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 〔宋代〕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译文
词的下片写听唱欧词而生感慨,道出缅怀之情。“欲吊”、“仍歌”均用欧词原句,既重现当日欧公风流自赏之态,又有欧公手植杨柳、所题诗词仍留存世间,可堪告慰之意。作者由过平山堂睹物思人,想及欧阳恩师的某些事迹,感念他的恩德;又由自己的坎坷经历想到恩师的某些遭遇,因此,当他凭吊逝者,目睹平山堂前恩师手植的“欧公柳”,耳闻歌女演唱欧词,自然会生发万千感慨。白居易说:“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比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空无。不要轻言东坡消极,或许正是心怀此念,他才得以坦然面对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算得什么呢?故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云:“‘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追进一层,唤醒痴愚不少。”
苏轼受佛家思想影响颇深,习惯用佛家的色空观念看待事物。白居易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更进一步认识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苏词中传达的这种独特的人生态度,是解读其作品的关键所在。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第三次到扬州平山堂,缅怀恩师欧阳修,同时也蕴含苏轼自身的人生感叹。到作此词为止,苏轼共三次到过扬州,则“三过平山堂下”实质上浓缩了苏轼近十年间南迁北调的动荡生涯。
- 上一篇:有关稳定的外汇交易策略是什么
- 下一篇:有关点差的定义和类型是什么
相关文章
- 2025-11-05衡阳到青岛旅游攻略节后部分机票价格大跳水
- 2025-11-05现在可以去厦门旅游吗厦门还能不能来厦门什
- 2025-11-05连云港旅游花果山连云港花果山约玩攻略
- 2025-11-05陪母亲旅游心情短语今年的国庆节我决定带母
- 2025-11-05旅游壹家五星级四星级21家德州将重点培育
- 2025-11-05尖峰岭旅游攻略尖峰岭
- 2025-11-05去哪儿的旅游团靠谱吗本地人吐槽哈尔滨旅游
- 2025-11-05海岛旅游深圳国庆想去海边浪19个深圳宝藏
- 2025-11-05平潭旅游点蓝眼泪挑旺平潭旅游市场
- 2025-10-28窗缝漏风小窍门冬天窗户漏风家里冷飕飕教你